从桐凤回来后的次日上午。
趁着方正斌、方正良两兄弟还没出去,名下有桐凤一条街的林凤女士张罗了‘升学宴’。
‘升学宴’在棠梨、维南这些地方都没听过,要城里才常见。
或许林凤是在旅游途中听说过,于是用了这个由头,邀请了茅坝老方家一脉的人。
老方家这一脉在家的人也不多,算上方年一家也就17人。
林凤一说,大家就都来了,方正斌和方正良还很讲究的封了红包。
讲说,祝方年学业进步。
午饭后,新屋的大客厅中,围坐一堂,方正国乐呵呵的散着中华烟,大家闲扯几句,就夸起了方年。
“啧,方年怕是茅坝有史以来最厉害的天才。”
“那确实……”
“要我说三嫂你平时真要多去山上给公公烧点纸,坟上冒烟。”
“……”
关于方年分数考过省状元的事情,经过火当天,大家都知道了。
毕竟这东西是可以查的。
尽管很多人还是用功能机,但也是能打开浏览器的,尤其是年轻一辈,诸如方芬芬这样的懂。
“就是说要不是有什么加分,方年可就是正经状元郎!”
“是应该摆酒,古时候高中状元那是十里八乡都来贺。”
“……”
本来也就是好好的吹吹捧捧,说些方正国,尤其是林凤女士非常爱听的恭维话。
可不知道什么鬼原因,说着说着,有人就问这两天方正国跟林凤都忙在什么,人影子都看不到,‘升学宴’都不着急了!
方正良插了句嘴:“肯定是老三忙着搞自来水厂,顾不上。”
方正国连忙澄清:“八字都没一撇,自来水厂是慢慢细细来的。”
然后就有人忽然道:“那昨天讲说又去桐凤了,我还以为你们是去跑什么合同。”
“……”
这可倒好,林凤女士本来还在想要不经意拉出茶几下的抽屉,让大家无意中发现她特地放在里面的商铺购买合同本。
现在有了现成的由头,她哪能放过,满脸不在意的道:“嗨,是方年说要去桐凤买点东西,把我也喊了去。”
话音刚落,方芬芬便一脸困惑:“伯母你们去京城买了那么多东西,怎么还要去桐凤买东西。”
“对啊,三嫂。”
“……”
于是,林凤女士漫不经心的拉出茶几抽屉:“方年讲说买几个门面,喏,就这些。”
“也不贵,三五几万一个,买了八九个。”
一听这话,众人都围了过来。
然后七嘴八舌的问哪来这么多钱,林凤当然是说:“我们也挣不到钱,还不是方年挣的,他呀,那本书写得好,前阵子说被彻底买断了,挣了些钱,给我们买的养老本。”
“也就是几十万的样子……”
接着大家就开始了起哄。
“方年可真是争气!”
“就是就是,别人还在上学,他就已经给家里挣钱了,起了个这么大的新屋,还又在桐凤买了这么多门面!”
“谁说不是呢!”
“硬是羡慕死林凤了,在家当地主婆。”
“到时候再搞个自来水厂,硬是在抢钱都。”
“我就说啊,以后要是有事可……”
一直面带微笑看着众人起哄的方年忽然声音稍大的开口打断了:“各位伯伯叔叔,我说句话。”
“……”
接着笑道:“今天我爸妈请大家过来,其实还有个事情想说,他们不好意思讲,让我来说。”
“我们茅坝这条主路一直是烂泥巴路,一共也就是七八百米,如果把路面硬化,修个3米5宽,大家出进都舒服得多。”
“所以我妈去买门面的时候,特地留了十几万,讲说我们家牵头出十万,组上再凑个万把块,就能修出来。”
“这个我数学比较好,算了笔账,你们看啊,混泥土大约450m3、垫石大约170m3、……,人工成本没算,所以大概是十一二万的样子。”
几句话,一下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
包括一些没说出的话,比如有些要开口说有什么事情找方年家的话也被截断了。
方正斌点了支烟,‘嘶~’一声吸着:“我觉得这个事情有搞头,老三屋里牵头的话,这事情基本没问题。”
“有道理的!还是方年这个大学生懂事。”
“我觉得这个主意行,指望村上,怕是还要等几年,现在都过了五六年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