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元忠似是思索良久,暴起怒喝:
“不行!!”
猛的瞪起虎目,“即使兵符不到,朔州之危也不能不解。”
并州距离突厥四十万大军围攻的朔州只三日兵程,而魏元忠手上有十万守军。
完全可以发兵驰援,以缓朔州危局。
可是,魏元忠虽有临阵挑拨之权,可是十万倾出,这么要紧的决策却非他一人可下。
奈何朝廷诏令迟迟不到,魏元忠除了干着急,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父亲!!”
魏元忠的次子魏晃听闻其父要冒令发兵,登时大急。
“父亲大人,不可啊!”
“女皇圣谕未至,冒然发兵,到时朝堂怪罪,父亲吃罪不起啊!”
“可是能怎么办!?”
老臣魏元忠狂怒大吼,指着北方:“难道要眼睁睁看着朔州数十万军民被屠戮殆尽?”
“难道....”
魏元忠喘着粗气:“难道要你大兄亦葬身突厥铁蹄!?”
“......”
没错,朔州城不但有二十几万军民,还有魏元忠的长子魏升,时任朔州令。
......
“报!!!”
正当父子二人争执不下之时,令卒高喝入堂。
“报,京师来信,请魏帅过目!”
“拿来我看!”魏元忠大喜,以为是女皇圣谕到了。
可是接过来一看,却是平常信封,上面只提:魏真宰亲启。
魏元忠失望之余,也是疑惑。
“魏真宰?”
真宰非是元忠之表字,而是他曾经的原名,元忠之名则是后改的,却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叫魏真宰的。
展开一观,只见无比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
“魏卿亲启,朔州已无回天之能,为保中原门户不失,望魏卿万莫轻动,死守并州!”
“待朕援军......”
下面的落款是:武曌。
“!!!”
这是......
这是武则天写给魏元忠的一封亲笔秘信。
“......”
魏元忠看着那“万莫轻动,死守并州”八个字,登时老泪纵横,颤抖着双手捧着信,久久不能平复。
死守......
不救!
这说明,女皇已经放弃朔州了。
放弃了二十万朔州军民,还有从朔州到并州沿路的城乡村落。
诚然,死守并州于战事最为稳妥,女皇此举无可厚非。可是....
可是魏元忠想不通。
他想不通,烽烟一起,距今已经半月有余,如果朝廷当机立断,立时集结北方诸州兵力驰援,十多天即可到达朔州。
再加上并州的十万兵,根本不用弃车保帅,不用放弃啊!
怎么了?
女皇怎么了?狄仁杰怎么了!?豆卢钦望又怎么了!?
就没人想得到吗!?
而且,从时间上看,这封秘信显然就是从烽火燃起之后不久,就从洛阳发出来的。
也就是说,女皇早早的就打算放弃朔州了。
为什么?
为什么不发兵?
......
——————————————
朔州。
守将王冉与州令魏升站在残破的城楼之上,望着城外一眼看不到边际的突厥蛮兵,坚定的眼神亦渐渐变得绝望。
“援兵呢?”
“援兵呢!!”
王冉喃喃低吟:“咱们靠着这破城烂墙足足守了半个月,可是援军....援军为什么还不到!?”
魏升缓缓摇头,神情呆滞。
“没有...援军了!”
并州军若要来援,三日可达,要来早就来了。
就算等待朝廷兵符,算着日子,也早就该有兵马前来。
半个多月还不见城外有武周军旗,那就说明,没有援军。
朔州,已然是一座死城!
......
魏升回身望向城内,满眼都是疲累不堪的兵士,还有朔州百姓绝望的眼神。
魏升长叹一声,吐出三个字:“突围吧!”
“怎么突?”王冉哀道,“四十万大军围成铁桶,冲得出去吗?”
“总有几个能冲出去的!”魏升道,“难道你让朔州军民投首突厥吗?”
“姥姥!!”王冉瞪眼道,“老子手下的兵,死也不投诚!”
“那就突围吧!”
魏升直视王冉,“拼死杀出去,也算不弱我大周军民的威风,至于能活多少....”
魏升缓缓抽出腰间长剑,“哪怕是只活一人,我朔州之悲壮亦可传颂天下,万古流芳!”
.....
是夜。
朔州守将王冉州令魏升领四万残兵,裹挟十七万朔州百姓,趁夜开城,意欲突围。
然,突厥贼众,朔州兵寡,激战至黎明,周军大败,未能如愿。
守将王冉、魏升壮烈殉国。
四万兵士无一得幸,悉数战死。
朔州百姓为魏升、王冉之豪情所感,誓死不做北奴,尽数坑杀。
存者......
百不足一!!!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