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明崇祯:朕能召唤祖宗很合理吧> 第29章 召三镇总兵入京!(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9章 召三镇总兵入京!(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成化十一年,朱佑樘被发现,在深宫中藏了六年,这是何其恐怖的一件事,怎么可能是一个废后能做到的,其中有太后、皇后的影子。

  朱见深第一时间把朱佑樘放到万贵妃的昭德宫。

  那皇太后跟皇后肯定是不甘心的,这时候谁都想抢到这个孩子,但她们又不方便说话。

  所以大学士商辂上了一份奏疏,说朱佑樘生母病重,很想见儿子,希望住得近一点,有空能串串门。

  商辂作为内阁大学生,整天不研究朝政,反而研究起来后宫这些事,那肯定是不合适的,本身就涉嫌内外勾结。

  不过说的却很在理。

  自古皇家以仁孝治天下,你万贵妃占着人家儿子,还不让人见面确实说不过去。

  但朱佑樘如果与生母住的近一点,那必须要离开昭德宫,这道奏疏就是逼万贵妃放弃朱佑樘。

  万贵妃的回应比商辂这些弯弯道道更实在。

  这道奏疏第三天,朱佑樘生母就挂掉了,生母没了,留在昭德宫那是顺理成章,事情完美解决。

  朱佑樘生母纪氏的去世,国榷中记载是很详细,司礼监太监黄赐、张敏从太医院拿了一副药。

  纪氏吃完就直了,当晚就躺了板板。

  四个月后,负责抓药的太监黄赐弟弟恩荫了一个指挥佥事,正四品,负责开方子的太医升左通政,也是正四品。

  这下调子就定下来了。

  可内阁怎么可能放弃国本,更何况玩阴的谁怕谁啊。

  在朱佑樘生母去世第二个月,万贵妃的父亲,锦衣卫指挥使万贵,就暴毙了。

  这一招绝杀,皇宫内规矩非常之多,其中就有一条妃子家里有丧事,这段时间就不适合抚养皇子了。

  太后就以此为借口,把朱佑樘接到了仁寿宫,这一走就没再回去。

  事已至此,宪宗也没办法说什么,奶奶抚养皇孙名正言顺,你当爹的还能去抢不成。

  这场夺嫡之争,最后以内阁完胜。

  太后抢到皇子,群臣立马上书请求立太子。

  成化十一年十一月,朱佑樘被立为太子。

  第二年宪宗皇宫遇袭,出现了妖人李子龙案,这是明朝的铁律,太子确定了,皇帝就可以去死了。

  好在最后还是被宪宗逃过一劫。

  很快下旨成立西厂,由十六岁的汪直为厂公,正三品的布政使说杀就杀!

  皇权特许,先斩后奏!

  经过宪宗这一系列猛烈报复,从此内阁也就老实了。

  直到成化二十三年,宪宗有了换太子的心思,然后当年就与万贵妃先后被干掉。

  宪宗的皇后摇身一变,成了太后,宪宗老妈周氏升为太皇太后,两人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持朝政,让权内阁。

  史称弘治中兴。

  (呕,兴你大爸,看我带不带你祖宗揍你就完了。)

  宪宗的母亲活了七十四岁,这也是明朝皇帝的特有之处,不但活不过媳妇,还活不过老娘。

  黑啊!

  太黑了!

  朱由检深深叹息一声,这也是他没事就去各朝乱窜,不在宫中待着的原因,指不定啥时候就溶了。

  ……

  紫禁城上空月朗星稀。

  一夜无话。

  第二日,早朝!

  洪武三个将军得旨不必参政,驸马都尉巩永固,暂代兵部尚书王家彦,太康伯张国纪等十余个本朝大臣上朝。

  范景文灰头土脸的匆匆赶到,显然刚从天工阁出来。

  内阁三杨与夏原吉早早等候,立于殿中,王承恩清了清嗓子,大喊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杨溥、杨士奇、杨荣三人入内阁,担任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夏原吉担任户部尚书!钦此!”

  干净整洁的圣旨,没有那么多恭词敬语,简洁的就像一张普通的入职通知书,朱由检并不喜欢那么复杂。

  好在如今的朝堂之上,也没人劝阻他了。

  “臣等遵旨!叩谢吾皇恩典!”

  杨溥、杨士奇、杨荣、夏原吉等人红袍官袖一挥,下拜叩首!

  下面巩永固、王家彦等朝臣激动难耐,见到历史上开创仁宣之治的内阁三杨,只觉得心情激荡,仿佛一切都有了主心骨!

  这就是历史人物的魅力!

  “免礼平身!”朱由检道。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