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回到开封述职,虽然此时宰相文彦博已离开汴京,但朝廷还是很讲信用的,确实没有让王安石参加入馆阁的考试就任命王安石为集贤校理了。官场一般不会给予什么承诺,但朝廷还是在言语之中给了些会继续升迁的暗示。可王安石接连写了几封辞职信《上欧阳永叔书》和两篇《辞集贤校理状》。虽说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但其实是有原因的。对于绝大多数读书人,升迁的机会都不是能随意拒绝的,因为没有人能有信心还会有下一次。因此,除了先王的事迹外,没有人会拿“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去故作姿态。王安石是真不敢当京官,这还缘于他庆历六年的一段经历。
庆历六年(1046),朝廷委任张方平权同知贡举,主持当年礼部贡院的科举考试。有人向张方平推荐了王安石,称赞王安石这个人有才华、有道德、有理想、有能力,要是他能做张方平的副手,共同主持此次科举,工作就更好开展了。于是张方平就向中书省打报告,中书省的人事任免刚一到王安石治所,二十六岁的王安石二话没说便进京赴任了。可见年轻的王安石是不懂得辞官这些事的,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也不比别人差。
但王安石并不了解张方平,他不知道眼前的张公可不是一位等闲之辈,这位张公是大宋朝文学、政治、军事、外交、尤其是经济的头等人才。据说张方平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才能。但在王安石的眼里,只有他王安石才是大宋朝的一等人才,或者说是第一名的人才。王安石的傲骨的就这样从他二十六岁一直持续到他六十六岁,从未改变。
王安石回到住所,基本没看张方平的方案,就按自己的思考提出了选题、评价、组织等一系列方案。王安石向张方平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科举考试需要改革,应该选拔出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而不是千篇一律只会堆砌词藻的文章写手。所以考题应切合社会热点问题,考核标准应注重评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拔方案及实施细则应全面及时向社会公开。
这是非常有建设性的科举改革方案,张方平对王安石的见识也是刮目相看的,但这不过是脑海中的一颗流星,流星划过就是对王安石的反感。会不会做官?懂不懂得要尊重领导?指着领导的方案说三道四,大谈自己的高论。上级否掉下级的意见从来都不缺手段,张方平就把王安石的方案一一驳斥了。王安石也是憋了一肚子气,在朝廷做事之艰难也从此成了王安石的心理阴影。王安石还没出茅庐就顶撞了朝廷高官韩琦、张方平等人,他也害怕到了京城在人家的屋檐下,人家没好脸色给他。
张方平有才能,王安石更有才能。张方平是前辈,王安石是拗石头,和解是不可能的了。王安石尊重范仲淹的道德,却能透露出不大看得起范仲淹的才能。而范仲淹还能够站在西北战事和“庆历新政”的大局上和宿敌宰相吕夷简达成和解。不知若干年后,王安石在给制置三司条例司选拔官员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过张方平?王安石可以辞掉馆职,但是不能给自己任命工作,他就只能在京城等待。朝廷对王安石辞馆职的态度深不以为然,升职是朝廷对官员的激励手段,辞职不就就是向朝廷宣誓这手段对你无效,有蔑视朝廷之嫌。朝廷也非常理智,冷处理!王安石就这样一直在汴京候着。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