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兴国五年(980),夏州割据势力首领李继筠去世,但他的儿子们年龄都还小,李继筠的弟弟李继捧继承了权柄。是兄终弟及还是父死子继?确实没有被明确规定。就连大宋太宗皇帝本人也是在哥哥有子嗣的情况下,继承了哥哥赵匡胤的皇位。李继捧的继位遂即引发了原本就不稳定的党项族内部的激烈斗争,李继捧无法平定党项内部势力,就和中原石敬瑭一样,打起了利用外族势力的歪主意。李继捧向大宋表忠心、示好,把所辖之地献给了大宋。但这个决定并不能代表党项内部大多数人的意见,这时往往还是“民族英雄”大肆煽动“民族情绪”,跨向政治舞台中央的绝佳时期。因此,太宗皇帝的处理是谨慎的。但这件事还是给太宗皇帝了一个提示,让他隐约觉察到依靠政治斗争就能很好的解决边境问题。有时都不用自身强大,利用好对手内部矛盾就可以大有收获。政权交接的时候存在“母寡子弱”的情况时,最容易出现权力动荡,也是内部矛盾最激烈的时候。
既然后周的郭威可以夺后汉孤儿寡母的天下,赵匡胤能夺后周孤儿寡母的天下,那辽国孤儿寡母的天下怎会没人觊觎?萧燕燕三十岁,耶律隆绪十二岁,契丹八部内部的复杂斗争可比党项族各部有过之而无不及。太宗皇帝迫不及待的想看这一幕在辽国上演。大宋的文官们推己及人,想方设法的为辽国内乱创造条件。
他们要给契丹创造一个外部和平的假象,不要让外部的不平静把他们凝聚的更团结了。大宋朝廷命令边关将领要克制,不要在边疆发生冲突。再派使者带着犀带出使辽国,表示要与大辽建立永久和平友好关系。萧燕燕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非常质疑大宋的诚意。和宋朝打了这么多年仗,正当凝聚契丹内部部族势力的时刻,怎么就突然收到了这个不合时宜的议和橄榄枝呢?萧燕燕深谋远虑,以没有正式国书为由拒绝了。她知道“和谈”是两国未来的唯一出路,但绝不是这个时候。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稳定年幼的儿子耶律隆绪的政权。
一计不成,大宋文官又生一计,造谣瓦解对手。关于造谣,那可是大宋文官的拿手好戏,仿佛造谣是他们天生的技能,无师自通、水平登峰造极。造谣也是需要一定学识的,否则造出的谣言不生动不便于流传。如果谣造好了,不管政敌信不信,有时能让自己反正信了。大宋文官们想出了两个历史蓝本按在萧太后的身上。一个是秦始皇的母亲赵姬,一个是前朝女皇武则天。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原本是吕不韦所买的姬妾,经过吕不韦一连串的精心布置,最终成为了秦朝的太后。但赵姬生性淫荡,与吕不韦藕断丝连,与天赋秉异的嫪毐日日夜夜度春宵。大宋文官就以这个历史题材加在了萧太后身上。这还不够,赵姬只是**强淫荡,再加上武则天不仅男宠面首无数,还狠毒无比,这让谣言更具戏剧性。武周时期,就因为议论她的私生活就棒杀了自己的亲孙子和亲孙女。把这些也加到萧太后身上能让谣言更生动,更有利于造谣的效果。萧太后的股肱之臣韩德让自然被这些大宋文官安成了男主角之一。这个谣言不知辽国人信不信,太宗皇帝反正是信了。
大宋处心积虑的做这些,只为一个“光荣而伟大”的目的,收复已经成为历史问题的幽云十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