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445章:智瑶教子(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45章:智瑶教子(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ddxsku新笔趣阁81中文网
  无非就是预设两种选择,无论智瑶同意了智开的哪一个提议,提出选项的智开永远不会亏。

  对这种滑头,智瑶不是那么确认好坏,作为父亲则是感受到了亲情。

  如果刻意选择的话,智瑶其实更希望智开是一名守成之君。

  任何人开创出一个帝国,最为紧要的就在于二代。第一代人打江山,第二代人守江山,没有比这种更好的传承方式了。

  一個国家的诞生之后,第二代君王在任之时往往会是最危险的时期,因为第一代的功臣和敌人未必都死绝了。

  功臣不但会躺在功劳簿肆意妄为,并且最容易出现权臣。要是第一代的君王还弄了个什么托孤大臣,简直就是将继位之君在往死里坑啊。

  敌人斗不过一代,他们躲在暗处算计二代或许绰绰有余,并且再有那些功臣在某种程度上的反面助力,极可能稍微推波助澜就让国家变得风雨缥缈了。

  智瑶当然希望智开懂军事,免得对军事什么都不懂做出错误判断,乃至于需要用到军队却不知道该怎么用。

  另一方面,智瑶更希望智开不要迷恋征战,乃至于深刻了解到什么叫不轻易挑起战争。

  任何时候,可以挑起战争,想要结束战争则不是自己所能决定了。

  看看那些国家建立之后可以传承有序的例子,绝大多数的第二代君王在军事上基本没有多少建树,并且从第一代开始就为第二代打造仁厚的人设。

  为什么第二代君王要有仁厚的人设?可能是第一代杀戮太大、权威太重、威严过甚等等,总之就是将人逼得喘不过气来,本着张弛有度的道理,到了第二代进行放宽会是很好的选择。

  所以,想到这一点的第一代君王,他们意识到问题,并且了解到严重性,第一瞬间冒出来的念头就是教会储君什么是中庸之道。

  很多人并不喜欢中庸思想,激进一点还认为秉承中庸是一种无能的借口。这是完全没有了解到中庸到底是什么,学会中庸思想的人会有多么可怕。

  知道怎么成为一个老阴逼吗?其中不可不学的一项知识就是中庸!

  “随我南下罢。”智瑶说道。

  智开多少是有些失望,比起南下当看客,更希望能独领一军有所建树。

  智瑶能理解智开的想法,说道:“届时,你为一‘师’之帅,亦可驰骋疆场。”

  谁没有年轻过?然而,人老了之后,往往会变成年轻时期讨厌的那个人。

  智瑶很清楚光是依靠压迫只会适得其反,愿意花费更多的耐心来看顾智开成长。

  希望有自己的建树是吧?年轻人都会有这种思想的。

  智瑶想将智开放在眼皮子底下,到时候智开想怎么浪,或许智瑶会给创造出足够好的环境。

  道理就是智瑶不希望智开迷恋征战,问题是智开也要有征战的经历,免得接触君权之后各种手忙脚乱。

  有那么一个例子的呀。

  在秦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情况下,马服君跟秦军对战打赢了一次,以双方的战损比来看,着实称不得是一种什么史诗战役,但就是因为谁都无法战胜的秦军被马服君击败,没人在乎马服君的对手是谁,只知道马服君打赢了秦军,造就了马服君偌大的名声。

  马服君被传得太牛逼了,他的儿子背负上了自身无法承受的重任,更悲催的是刚出新手村就遇到满级大佬,怎么可能不悲剧啊!

  在此之前,赵括有什么履历?他大多数时候在当辎重队的负责人,跑到代地当过屯田官,指挥大军作战的经历还真没有一次。

  某种程度来说,赵括能统率几十万人,还能把一切安排得井然有序,着实是很了不起啊!

  仅是能指挥几十万大军这一点,赵括胜过了绝大多数将军,一切只因为指挥的是几十万大军。

  特地强调“几十万”这个数字,原因是绝大多数将军最多就能指挥两三万,有能力指挥十来万就更不得了。

  注意,是有效指挥,不是麾下多少人的那种。

  这么一个刚出新手村的小伙子,他甚至能把秦军老将王龁逼得很狼狈,弄得秦国不得不出动白起救场?就问问,一个首次指挥数十万大军的小伙子能够做到了那种程度,真的没有能力吗?

  春播结束之后,原国的大军在“濮阳”进行集结。

  在此前,智瑶先带上智开前去“邯郸”以东,也就是后世的肥乡视察春播情况。

  智开并不是第一次到智氏的主要产量区视察,跟着自己的父亲智瑶却是第一次。

  在巡察的期间,智瑶一再向智开强调粮食的重要性,延伸到智氏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什么会实施,遭到拆分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又有多么重要。

  粮食当然很重要,并非纯粹对军队而言,一旦出现粮荒的话,国家的动荡也就会开始了。

  目前原国最大的产粮区在“邯郸”附近,完全是智氏一力开发出来。

  原国还有“温”地和“原”地这两个比较大的产粮区。

  曾经,仅是一个“温”地就造就了一个强横无比的郤氏,时时用兵四五万从来没有缺粮的困扰。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