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唐朝最佳闲王> 第三三五章:与众不同就是特色(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三五章:与众不同就是特色(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
  

  好歹也是当了几年镇州都督的人物,镇州也有酿酒的作坊,二锅头的原厂就在镇州,其真实的成本是多少,马周比谁都清楚。

  用绝对的暴利来形容一下,也毫不为过。

  低廉的人工成本,高昂的粮食成本,酒糟可以自己做,毕竟是作坊,去买的话就不划算了。

  如果按照现在的粮食价格来算,一坛十斤装约合一斗的二锅头,市面上卖十五贯。

  虽然作坊将其定义为十斤,但市面上还是更喜欢将其称为一斗,当然,两者并不是一个量词,一个是容量单位,一个是重量单位,反正就这么糊涂着用呗。

  而价格,是李元吉亲自定的,比市面上的酒高了五六倍有余,便是比那些最高端,最有名的酒,也贵了大约一半的价格。

  为什么要卖这么贵?得益于李元吉上学时候的语文老师。

  天天追在屁股后面要求背诗,结果就背会了李白的《将进酒》。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

  李白所在的年代并不缺粮,甚至民间的粮价在几钱一斗的水平,那个时候最好的酒都能卖十贯,这个时候卖十五贯很贵吗?

  至于成本嘛……

  嘿嘿,一坛酒的成本连一贯都不到,当然,加上其他的因素,这个价格就不低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成本价格,意味着啤酒未来的出厂价格会低一些,而价格低,意味着可以喝得起的人会更多一些,喝的起的人多了,销量自然也就上去了,销量上去了,赚的钱还会少吗?

  区域性经济,这一手马周比谁玩的都6。

  一个啤酒厂能给泾阳县带来多少的税收?多与少并不是他最关心的,他最关心的是,啤酒厂能收购多少粮食,给百姓多少钱,在增加税收的同时,让百姓也富裕起来,然后有了钱的百姓,再将其花出去,这便是李元吉经常提起的绿色生态循环体系。

  投资,自然是皇家商业集团出面投资。

  泾阳县的前老大就在这里坐着呢,可以说,泾阳县的财政,比他们这位前老大的脸还要白,一穷二白。

  确定了方向,接下来的问题就简单了。

  刘善被派去泾阳与新任泾阳县令上官仪进行沟通建立啤酒作坊的事情,这其中涉及到很多的问题,并不仅仅只是买一块地的问题。

  酒花和原材料等需要引进种植,这需要官府去协调百姓,必须要确定泾阳县那边也同意了,他们才好进行下一步。

  不过马周是有些等不及了,亲自前往户部,户部主管钱粮二事,引进外来物种这种大事,自然得户部点头同意才行。

  然而让马周郁闷的是,引进啤酒花藤和大麦的事情,户部已经着手在办了,估摸着年后就能搞定。

  当然,仅仅只是一个项目,并不能引起马周如此的重视。

  考量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不能只从表面上来判断。

  又从户部借走了一些算术人才,按照当下的市价,当下的税务制度,计算出了作坊产量达多少,泾阳与朝廷可获取多少税收的数据报告。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