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里,东边人口稠密,几无空地,地价极贵,因此东市多的是积年老铺,且铺面窄小,有些铺子只能摆两张桌子,仓库作坊都另设在别坊。
西市靠近金光门,西域来的胡商都从金光门进城,便将铺子置在西市。西市商铺多的是前店后厂格局,喜欢何种款式,还可走到后面与技师商议。
牛车进了西市便越走越慢,道路两侧成排成片的店铺,各样招牌鳞次栉比,香料、珠宝、绸缎、古玩,女孩子家喜欢的东西应有尽有。
铜钱沉重,唐人购物以铜钱标价,但实际支付都爱用素绢。
铜钱与素绢的兑换价格由官府确定,每十日公布一次。东西两市坊门内都挂着官府管理的巨大木牌,标记牌价。
论到采买衣裳布匹首饰,杜若算得上行家里手,便将阿娘扯到她相熟的夹缬铺子里。
“阿姐初嫁娘,四时衣裳总要齐备。夹缬花色繁多,工艺复杂,不如买两匹压箱。”
韦氏扯开店堂里当季新款的几匹细细看了,果然色彩绚丽,纹样也十分别致,既有传统的联珠、回文、飞禽走兽,也有这一二年才兴起的山水、仕女。
再看墙上挂着的样品价格,最贵者一匹一千钱,次者八百,最次五百。布匹是能保值的东西,折现也方便,女儿家不能拥有土地,便多以布料存作资财。
韦氏点头。
“蘅儿不像你存着私房,嫁妆需办些好折变的。”
阿娘已开了口,杜若忙唤来掌柜,仔细择了两匹最时新的,一者簪花仕女,二者月下祈福;又添两匹常见的,一并包了,令人搬到车上。
方才进坊门时,杜若瞧过牌价。
今日一匹中等素绢可兑换二百二十钱,较寻常略高,用素绢支付更为划算。她便叫荣喜开箱子,搬了十三匹素绢,又另外数钱,拢共折了三贯钱付账。
那掌柜会做生意,听说置办嫁妆,忙又取了两匹青色蜀锦。
蜀锦工艺与旁的不同,是以经线起纹,彩条添花。这两匹是方方锦,在青色底子上以彩色经纬线划分方格,每格中有不同色彩的缠枝牡丹莲花纹样小团花,比寻常青色绫罗活泼许多。
杜若看得连声赞叹,问得价钱,又添了这个。
“给阿姐绣嫁衣刚好。”
韦氏又道,“家常不必穿这些,柳郎品级低,女眷应酬的时候少,需再买些常用的。”
“儿也是这么想,各色细绢、细绫、越布,备个四十匹不多。”
韦氏点头。
“别光挑那些花样繁复,男人家不好上身的,素淡的也配些,女子过了门,凡事虑着姑爷些。”
母女俩逛逛买买走了近两个时辰,一箱素绢全换成绫罗,铜钱也拆了不少。
杜若算着花出去快四十贯钱。
柳家没有田庄,吃用全靠现钱去买,幸亏人口少,每月花用一贯有余。再算上人情往来,添丁进口的费用,这笔嫁妆支应小家庭头两年开销也算够了。
事情办得顺利,杜若喜笑颜开,偎在阿娘身边轻声道,“儿想将那副耳坠送给阿姐添妆。”
——八十贯钱呢,她说给就给,手面当真大方。
“你肯与她亲近自是好事,往后嫁得贵人,也当提携姐夫。耳坠就罢了,你也难得两件撑门面的首饰。”
杜若眉头一跳。
“阿娘从何说起?阿姐待我亲厚,直如半个娘,什么叫我不肯与她亲近?”
韦氏淡淡道,“怎么?娶妻娶德,你比蘅儿多读几年书,德行便该好些,你又生得好,难道也嫁武行?”
阿娘说话总像庙里和尚打机锋,似有若无,讨不到半分便宜。
杜若头疼,这些日子她防备爷娘再逼迫,却无动静,提心吊胆真是难耐。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