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时代1958> 第四百一十五章 谢洛夫种地(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百一十五章 谢洛夫种地(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
  

  &nb“谢洛夫同志,没想到这种小事也让你亲自跑一趟,下次打个电话过来就行了!”格里申吩咐自己的秘书下达一个通知,对着谢洛夫笑呵呵的说道。

  &nb“办的是大事,但发现的是小事,顺便一起解决了!”谢洛夫抽动一下鼻子,格里申的这个女秘书身上喷的香水味道比较浓烈,让他有些不适应。实际上无论是任何种族,在年轻的时候只要勤洗澡,身体都不会有这么大的体味。当然白种人确实味道浓重一点,但没有后世网上说的那么夸张。

  &nb谢洛夫接触的人当中,比较不修边幅是苏联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第一主要赫鲁晓夫年纪很大了,没有一具年轻的身体自然会有味道,再者赫鲁晓夫出身很低,没有多少爱干净的习惯,这点谢洛夫非常了解,因为赫鲁晓夫的卫兵通常还打理赫鲁晓夫的衣物,从那些卫兵的反应看来,这其实不是什么好差事。

  &nb是不是应该以同道中人的身份提醒一下格里申,想想还是算了。他喜欢女人自然而然的体香不代表别人也喜欢,没准人家格里申就喜欢这个调调也说不定。其实谢洛夫更加想要问的是,格里申怎么就敢直接在自己的办公地点玩这个调调,要知道谢洛夫知道都不敢。

  &nb“大事,粮食供应运输么?”格里申愣了一下说道,“克格勃最近在调查浪费问题,很多同志已经听说了,你们关注的问题还是真多!”

  &nb“没办法,我们的自然条件就是这样,在不提高一下效率和避免浪费,可能损失会更多!”如果不同意谢洛夫总是把农业问题推到天气上面,谁大可以去西伯利亚试试种水稻,看看到底是什么结果,可能也就靠近黑龙江的滨海地区可以这么做,剩下的地方都是图样,世界上种植水稻最高纬度的地方是中国的东北,再者苏联的人民主食是面粉,大米需求不高。

  &nb苏联的农业问题单独凭借自己解决,肯定是不行的,现在谢洛夫真的准备派人去滨海地区考察种水稻了,就当是为了苏联人民食谱的多样化努力。

  &nb实验嘛,六十年代是苏联各种发展思想激烈碰撞的时期,谢洛夫打着实验的幌子绝对不会受到阻挠的,根据两年前通过了新的《苏共纲领》。“二十二大”决议和苏共新纲领提出了以扩大企业权限、加强经济刺激、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各种经济杠杆以及加强经济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改革思想和方向。

  &nb还有利别尔曼经济博士的建议,对长期存在的以上级计划的完成情况为出发点评价和奖励企业的作用持否定态度。建议根据企业的技术经济条件规定计划赢利定额,以此作为评价企业工作效果的唯一可靠基础。国家只给企业下达按品种的产量任务指标,在产量品种计划经过协调和批准后,企业有权自行编制本企业的计划;企业根据统一批准的随赢利率而变化的奖金比率表,提取各种统一物质鼓励基金,同时扩大企业利用奖励基金的权限。这样,企业也能参与利润分配,有利于克服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利益矛盾、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