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 第29章:电灯泡与专利(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9章:电灯泡与专利(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

  奉天殿内,经过长长的议事后又修整了一番,群臣多已疲惫不堪,不过此时却还是强打精神,要见证这次电报机实验。

  此刻群臣多站在殿内左侧,他们面前有一张案桌,案桌上摆了个奇奇怪怪的装置,和天幕演示的不同,但原理上来说也是收报机。

  殿内的右侧,只有朱元璋和科学部的孙传时,这是为了尽量保证测试电报机的准确性。

  大殿中间还有个继电器,发电的装置因为有些吵已经被移出了殿外。

  “陛下,已准备好了!”

  “嗯!”朱元璋嗯了一声,然后低声跟孙传时说了一个数字:356。

  虽然事先也演练过了许多遍,但孙传时还是有些发抖,他深吸了一口气,又看了眼临时制定的电码,然后手指按着发报机的按键,快速操作了起来。

  方向真的很重要啊不然的话,那就像是茫茫大海中捞针一样。

  朱标刚好站在杜平身后,他可以清晰看到杜平的后背都湿透了,记信息的手也在抖。

  【以上都是非常扯的故事,听听就好了,因为电灯泡根本不是爱迪生发明的,早在爱迪生之前就许多发明家投身其中了,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电灯泡的历史和原理】

  杜平也一直心怀感恩,若不是天幕的出现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他如今恐怕还在国子监苦哈哈读书呢,又哪有被陛下青眼相待的机会。

  这些纸张很快在众人手里转了个来回,众人知道,电报机时代,要来临了。

  这事倒也简单,成立个专门管理专利的部门即可,再将相关规定写入唐疏律中,依法办事即可。

  分别是:“—..”、“—.—”、“——.”。

  至于旅行者1号?

  那技术完全看不懂,怎么飞出去的?电池怎么能维持46年的?旅行者1号怎么探索土星木星的?怎么把照片发送回来的?隔那么远怎么控制旅行者1号的,毕竟也没看到旅行者1号身上有电线啊。

  “恭贺陛下!”

  目前来看的话,是利大于弊的,这事值得做。

  “快过年了啊!”杜平感叹一声,当初的肥皂三人组已经各奔东西了,身材高大的高宸跟着户部普查人口去了,矮一点的不太自信的季长守被选去做育种工作了,而他则在科学部,每天都能接触到最前沿的各种信息和技术。

  【虽然电灯不是爱迪生第一个发明的,但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有声电影等等,仍然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发明,爱迪生依旧是一个在人类历史上有着重要贡献的企业家和发明家】

  如果能让民间百姓都能从发明中得到收益,无疑会大大促进大家发明的热情。

  【.】

  【而爱迪生也就是从这个时候才开始对电灯发起挑战,在1878年在爱迪生发明电灯的前一年,斯旺已经研发出了一个真空下用碳丝通电的灯泡并立刻申请了英国的专利】

  《只要小学生拿它写作文能得高分,那电灯就是爱迪生发明的[狗头]》

  【斯旺一直在改进自己的电灯陆陆续续研究了12年之久,但是受限于当时的其他技术发展落后,比如真空技术,因此斯旺的电灯始终无法突破耐用性这个瓶颈,于是他在1860年彻底放下了实验工作】

  转眼又到了天幕亮起的日子。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这是个家喻户晓的发明家,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一点也不陌生】

  朱标、刘基、胡惟庸等站在杜平身后,竟也莫名地紧张起来,从逻辑上来说,电报机是肯定能传递信息的,但临门一脚时,众人还是莫名紧张。

  刘基都替科学部的三位同僚捏了把冷汗,因为这玩意是工部临时制造的,相比天幕演示的电报机,还是粗糙了许多。

  此时三位收报员记下的电信号都被翻译成对应的数字,分别是356、356、365,然后呈了上去。

  朱元璋知道,除了一开始的不熟练之外,接下来的几次电报基本都能准确翻译出来,准确率达80%以上。

  皇宫内奉天殿前。

  李世民对这种技术细节并不是很在意,主要事情都交代下去,他相信下面的人都能办好。

  而这一切都太遥远了,虽然其带来的感官震撼是最强烈的,但其优先级却是最低的,这两者并不冲突。

  朱元璋也留意到了“专利”这个词,稍一琢磨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让我看看!”朱标也很想看看,虽然这些纸张都是些无意义的信息,但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而铜电线用久了也会发烫,铁电线就更不用说了。

  直到走出皇宫,杜平手还是抖的,一开始是紧张,后面是兴奋。

  “碳化竹丝能当做灯泡灯丝?”就连房玄龄也是诧异不已,从碳化、竹丝这两个词中就可以想象,后世的人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到底做了多少试验啊.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