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穿在1977> 第163章 可惜了(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63章 可惜了(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陈凡一招乾坤大挪移,将难题抛回去,打消了杨队长他们办陶厂的想法,之后杨队长三人便也耐着心思,专心盯着考场。

  能不能拿下两个兽医名额中的一个,就看这里面有没有好苗子,否则就只能跟着陈凡在大队部培训班学习,当个队医。

  倒不是说队医不好,无论如何都是一门技术活,总比在地里刨食强。

  只是做不了统筹工,待遇如何是个人的事,但有没有持证兽医,这个面子却事关整个小队,自然由不得他们不上心。

  而这个名额具体落在谁家也很重要,事关三家人的面子,谁都不希望别家的人冒头。

  如此交叉审视,百分百断绝了考生作弊的可能。

  考完第一科语文,也差不多到了午饭时间。

  所有考生自己回家去吃饭,陈凡则留在杨队长家吃了顿便饭。

  吃完饭之后,考试继续。

  外面的人在寒风中考试,陈凡则拿着试卷在屋里挨着炉火判卷。

  一直忙到下午3点多,所有试卷改完,成绩排名出炉。

  陈凡拿着自己做的成绩登记表,递给杨队长,“分数最高的有两个人,一个是黄莺,一个是杨菊。”

  杨队长、刘会计、黄保管员三人齐齐一愣,目不转睛地盯着他。

  过了好一会儿,杨队长才小声问道,“有没有弄错啊?”

  刘会计,“怎么都是女娃?”

  顿了一下,又问道,“我那几个侄子侄女考了多少?”

  陈凡又将成绩表往前递了递,“你们可以自己看嘛。”

  随后指向桌子上的试卷,“卷子和参考答案都在这里,你们要是怕我出错,也可以再自己核查。”

  杨队长这才接过成绩表,三颗脑袋凑到一起。

  第一名赫然是黄莺和杨菊两个人的名字,总分300分,两个人都考了257,比较高的一个分数。

  陈凡也在心里嘀咕,难怪之前黄保管员说他这个侄女脑子灵活,确实挺不错。

  还有杨菊也不差,她们两个人都是只读到二年级就退学,倒不是因为卢家湾村小只有两个年级,这里是6队,距离公社更近,她们都是在公社“南湖完全小学”上的学。

  初小和高小阶段都有的,就叫完全小学。如果再加上初中阶段,就叫一贯制学校。

  所以不存在没有老师教的情况,只能说是家里人不支持她们读书,否则的话,自学都能学完整个小学的课程,跟着学校读,说不定能一直读到初中毕业,甚至可以考上高中。

  中专就别想了,和大学一样,中专只接收推荐生,要等恢复高考,中专才会和大学一起招生。

  所以在这个年代,很多老百姓也将中专生称作“大学生”,甚至到新千年以后都没有改口。

  而且从恢复高考到整个八十年代,考中专的难度比考重点大学还要高,含金量不亚于现在的985。

  因为当时国家急缺大量的人才,所以对中专实行免学费政策,出来后还包分配工作。

  虽说大学毕业也包分配,但除了师范、农业、国防等少数类别的专业,其他专业都要收取少量学费。

  尽管这些学费还没有国家发给学生的一个月生活费和助学金多,可老百姓不管,他们就认为读中专不要钱,也有助学金、生活费,还包分配,又更早开始工作赚钱,理所当然就认为中专比大学更好。

  如此一来,大部分顶尖学霸便都进了中专,而不是大学。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