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070章:墙倒众人推,懒相贾昌朝 (求追读,很重要)(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0070章:墙倒众人推,懒相贾昌朝 (求追读,很重要)(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这个老家伙,不但执政能力弱,且懒政。

  在苏良心中,贾昌朝就是当下懒官的代表,他总领枢密院,实乃枢密院的不幸。

  而这位贾婆婆,乃是当下赵祯宠妃张美人的乳母。

  当下在宫内做歌舞教习,地位非同一般。

  贾昌朝与其同姓,也不知从哪里找来了一本族谱,便认了贾婆婆为姑姑。

  贾昌朝本就有勾结内侍的嫌疑,而今送重礼,自然易引人诟病。

  结交后宫,可不是小罪过。

  更何况还是示好张美人的乳母。

  如今,张美人正得恩宠,官家几乎日日都寻张美人侍寝。

  赵祯也有喜怒哀乐。

  其在朝堂上的不悦及内心的想法,有意无意地便告知了张美人。

  前朝官员若能得到这些消息,那简直是大有裨益。

  更何况,张美人的枕边风更是一把利器。

  其伯父张尧佐的仕途,几乎就是张美人吹枕边风吹出来的。

  毫不夸张地讲。

  张美人的一股枕边风,足以抵得上苏良的十道奏疏。

  贾昌朝知晓何郯弹劾他后,当即呈上一份族谱。

  他辩解道,他与贾婆婆乃是同族,过年走动,实属正常,何郯完全是在诬陷。

  这时,唐介开始上奏。

  称即使贾昌朝和贾婆婆有同族之亲,但后者毕竟隶属内宫,更应避嫌,而不是送重礼相交!

  欧阳修和苏良自然不会放过这次将贾昌朝赶出朝堂的机会。

  二人也都上奏弹劾,称贾昌朝此举,乃是以金银财物结交后宫,以此探查圣意,居心叵测。

  临近过年,当朝枢相被多人弹劾,引得赵祯甚是不悦。

  而一向与贾昌朝穿同一条裤子的御史中丞王拱辰,这一次并没有帮腔说话。

  因为他也不是多干净。

  其妻与张美人交好,偶尔也能获得一些讯息。

  他生怕引火上身,自己也被弹劾了。

  赵祯还是想秉持着将大事化小的态度。

  他驳回了所有的弹劾奏疏,并批语道:此之谓年节之时,同族间的人情往来,莫夸大矣。

  他如此批示。

  一方面是因为张美人又吹了枕边风。

  另一方面则是若罢黜了贾昌朝,枢密使的位置并没有更好的人选。

  就在贾昌朝以为此事难以对其形成威胁时。

  汴京城的百姓出手了。

  汴京城的一名房牙子(买房中介)向开封府举报,贾昌朝曾在城南花五千贯钱为贾婆婆买了一座宅院,同时买下了四个丫鬟,专门服侍贾婆婆。

  一套豪宅,四名丫鬟,为贾婆婆养老。

  莫说同族,对爹娘都不一定有这么亲!

  两者若没有某种见不得人的交易,鬼都不信。

  一时间,事情闹大了!

  还有人扒出,贾昌朝在城西也有一套两进院。

  乃是三年前以800贯的价格购得,当下以每月150贯的价格外租。

  知晓汴京城房价行情的,一眼便能看出问题所在。

  汴京城内的两进院,三年前至少也要3000贯起,他以800贯购得,显然有大问题。

  其次,即使是五千贯一座的豪宅,月租能有60贯便不算低了。

  而他以150贯外租,还有人住,更是存在大问题。

  低价购宅,高价外租,显然就是变相索贿。

  百姓的力量是巨大的。

  汴京城的百姓最喜欢举报的便是当朝的相公们。

  他们也完全不惧这些相公们的报复。

  在汴京城,百姓拿官员们开玩笑是经常的事情。

  现在勾栏瓦舍里都还放着嘲笑夏竦和韩琦的皮影戏呢!

  此二人一点办法都没有。

  官员们若因此去惩治百姓,那仕途可能就完了!

  在大宋朝当官,名声最重要,其次才是能力。

  此事一出。

  何郯、唐介、苏良等再次上奏弹劾,赵祯想要再和稀泥显然是不可能了。

  贾昌朝连忙上奏。

  称贾婆婆一生孤苦,无儿无女,他与其甚是投缘,又有姑侄之亲,故而便愿为其养老,其从未借助贾婆婆做过任何探听圣意的事情。

  至于那套宅院,他称完全与他无关,房契上乃是他一个远方侄子的名字,他根本就不知晓,乃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