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396章:敢问官家,欲做守成之君还是盛世明主?(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0396章:敢问官家,欲做守成之君还是盛世明主?(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很多文人再次高喊起了那一句: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

  眨眼间。

  武人的地位再次下落了一個档次。

  不过,有心的官员发现,狄青的枢密使之位却是越来越稳了。

  狄青虽是武人。

  但毕竟跟了范仲淹数年。

  再加上枢密副使曾公亮和梁适的倾力相帮,处理政事的能力相当出色。

  不到半个月,枢密院便被他管理的井然有序。

  赵祯与诸位相公都看在眼里,皆认为这个枢密使并没有选错。

  至于开封禁军出现的问题,大家都心知肚明。

  怪不得狄青,甚至怪不得将领们管下无方,只能怪大宋的兵卒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

  十一月初五,大庆殿朝会。

  距离狄青整肃开封府禁军问题已有二十日。

  狄青在大殿上详细汇报了此事的进程与处理结果。

  短短二十日。

  枢密院便处理了三百多起涉及禁军士兵的案件。

  看似收获颇丰。

  其实此事一点都不让朝廷长脸。

  就在赵祯准备作总结发言的时候,枢密院都承旨严志突然拱手道:“官家,臣有事要奏!”

  严志乃是进士出身,虽在枢密院任职,但一直都瞧不上狄青。

  甚至一些枢密院的会议还以病假缺席。

  “讲!”赵祯道。

  严志拱手道:“官家,短短二十日,开封府禁军便出现了三百多起将士违反法令之事,皇城脚下,兵卒尚且如此嚣张,可见各地州府的情况更加严重。”

  “狄枢相采取重惩重罚之策且公之于众,看似雷厉风行,其实治标不治本,雷声大雨点小,甚是粗糙粗鲁,根本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臣以为,当下军伍之中,问题甚是严峻,武人根本不擅长处理此事,臣请求改换策略,从根本上解决此番军中之患!”

  严志的言外之意是——

  狄青这个枢密使不称职,应该另换文官知枢密院。

  听到此话,有官员兴奋起来,感觉严志所寻角度清奇,为文官长脸了。

  欧阳修撇着嘴,心中喃喃道:这不是吹毛求疵,硬找茬吗?

  大宋禁军大多都是从有问题的百姓中挑选出来的,已经算是在瘸子里挑将军了。

  若是在厢军队伍里严查,问题会更严重。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时间。

  十余名官员站了出来。

  这一道道附议声。

  都是恳请罢黜狄青枢密使之职的请求声。

  在这些人眼里。

  狄青入殿时先迈左脚都是错误的,是不配任枢密使的表现。

  而此刻。

  苏良则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脸上满是笑意。

  差点儿没有笑出声来。

  严志此话,对他的《兴武策》而言,完全就是瞌睡时递上了软枕头。

  当即,苏良大步走出。

  “官家,臣以为严都承旨所言甚有道理,想必他心中已有整肃军容之良策!”

  严志一愣。

  苏良上半句是夸他的,但下半句却是在害他。

  他连忙拱手。

  “官家,臣暂时还无良策,不过我朝人才济济,通晓兵丁管理之法者甚多,诸位相公肯定是能想到的。”

  文彦博等相公听到此话,都是嘴巴一撇。

  想骂严志一顿。

  军中兵卒素质低下,良莠不齐,乃是历朝历代都存在的问题。

  正所谓:好男不当兵。

  他们要是能想出来,早就想出来了。

  苏良看向诸位相公。

  文彦博老脸一红,站出来道:“臣等暂无良计。”

  听到此话,苏良再次拱手。

  “官家,朝堂百官皆知军伍兵卒良莠不齐,极易出现问题,严都承旨却以此事攻击狄枢相无能,意在造成朝堂文武对立,应重惩重罚!”

  听到此话,严志顿时慌了。

  “官家,臣……臣完全是为江山社稷考虑啊!臣在枢密院任职数年,就在狄枢相身边,其能力确实不能服众啊!”

  严志说完此话就后悔了。

  无凭无据攻击上官,实乃朝堂大忌。

  这时。

  唰!唰!唰!

  枢密副使曾公亮、梁适以及后面的十余名枢密院官员都站了出来。

  曾公亮拱手道:“官家,严志所言,纯属偏见,这些日子,狄枢相所作所为,有目共睹!”

  “臣附议!”后面的官员齐齐开口道。

  此刻的严志的额头上满是汗水。

  他本想着坑狄青一次,而后文官们必然纷纷响应。

  哪曾想,苏良跳了出来。

  不但让他得罪了中书省的相公们,还将枢密院的官员都得罪了。

  严志眼珠一转,道:“官家,臣只是讲出了事实,苏正言却无端攻击臣挑拨文官、武官关系,他才是要将事情闹大!”

  作为一名文官,严志“无理辩三分”的能力还是有的。

  苏良微微一笑。

  “官家,就在昨日,狄枢相、曾副枢相与臣已探讨出一道可根治军伍兵卒陋习的的策略,还未汇报,严都承旨便污蔑狄枢相,臣自然不满!”

  听到此话。

  赵祯身体往前一探,道:“是何良策,苏卿快讲!”

  百官皆看向苏良。

  在大宋的朝堂上。

  官员可以霸道,可以耍情绪,甚至能无理取闹,但前提是必须有本事。

  若无能而耍横,那距离倒大霉便不远了。

  严志的脸色变得苍白起来。

  自苏良担任台谏官以来,所提策略,无一是庸策。

  苏良缓了缓,高声道:“军伍兵卒良莠不齐,其最根本原因,在于兵卒地位低下,大多都是无一技之长的游民,入伍前便有陋习在身,难以更改,而军中将领也多为粗人,擅于体罚而非说教。”

  “臣建议,应仿照各地州府建州学、府学那般,兴建武学院,教授武人学习圣贤礼仪、军事谋略,兵书兵法,武艺次之。”

  “长此以往,兵卒素质必将得到明显提升,且能为朝廷培养大量将才。”

  “此外,我朝当下武风甚弱,良家子皆不愿从军。臣以为,此乃朝廷对武人薄誉所至,甚至一些士兵娶妻成家都成难题。”

  “臣建议,重视武举制度,新设武状元、武进士,与科举取士并重,使得武举考试登榜者也能在轩外唱名!”

  “以后,我大宋的将帅人选,既非文臣,又非武将,而是文武兼备之才。”

  ……

  苏良将他的《兴武策》的内容细则尽数道出。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