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278章:遇事不决问景明,朝堂君臣的“苏景明依赖症”(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0278章:遇事不决问景明,朝堂君臣的“苏景明依赖症”(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八辆?”

  “嗯?怎么没有了,就只有八辆吗?”

  八辆嫁妆。

  这个数目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一般情况下,嫁妆至少也要是聘礼的二倍。

  而今却是一样多。

  百姓们都有些懵,没想到郡王府嫁女才八辆马车的嫁妆。

  这相当于定下一个规矩。

  以后哪个百姓家的嫁妆若超过八辆,那就是对汝南郡王府有些大不敬了。

  “八辆,没想到竟然只有八辆,以后谁再敢言良田千亩,十里红妆,那就是逾越。”有人兴奋地说道。

  “哈哈,吾家有三女,接下来不愁嫁了,不愁嫁了!”

  ……

  汝南郡王府这个示范做得非常好。

  宗室先行,士大夫官员们自然会纷纷效仿,而后民间也会渐渐改俗。

  私下里。

  嫁妆聘礼给多少都无所谓。

  但若明面上肆意引导厚嫁之风,那就是与朝廷过不去了。

  百姓的礼制,怎能超越皇家?

  待福康公主出嫁之日。

  若依然薄嫁,那这个嫁妆的规矩便能彻底定下来。

  再有钱有势的人家嫁女,只要不傻,就不会超越当朝长公主的嫁妆礼制。

  ……

  当日晚。

  苏良和何郯受到邀请,也去喝了一杯喜酒。

  吴家的安排很有特点,不豪奢,但也完全不寒酸。

  外加人气儿颇足,使得赵允让甚是满意。

  ……

  八月十二日,阳光灿烂。

  汴河之上,千船竞发,尽显大宋繁盛之象。

  这两日,苏良心情甚佳。

  当下,全宋变法已趋于稳定。

  虽然一些法策存在小缺陷,但影响并不大。

  西北的狄青得到“以备战法备战”的通知后,专门给范仲淹和苏良写了信。

  狄青甚是激动。

  西北男儿全凭军功建功立业,当年面对西夏,三战全输,众将士全都憋着一股劲,准备一雪前耻呢!

  ……

  午后,苏良刚小憩完毕。

  便听到屋外传来殿中侍御史范镇的声音。

  “景明,不好了,不好了,唐中丞与文相在政事堂吵起来了!”

  随即,范镇大步走进屋内。

  苏良笑着道:“我朝的官员哪日不吵架?垂拱殿上不也是经常吵架吗?又不是打起来了!”

  苏良不以为意。

  大宋的朝堂特色便是:三日一小吵,五日一大吵。

  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吵上天去。

  “这次不同。唐中丞发现文相与张贵妃私下交往过密,互送重礼,弹劾文相阴结贵妃,欲为己谋私,不宜再为首相。”

  “而后,唐中丞得知官家将他的奏疏留中不发后,便前往政事堂与文相争辩起来,二人的情绪都非常激动,已呈水火不容之势,最后在范相、吴相的劝解下,唐中丞才离去。”

  “但他回到御史台,立马又去写奏疏弹劾了,我看这架势,恐怕是不将文相弹劾到罢相,是不会罢休了!”

  苏良问道:“文相是如何辩解的?”

  “文相承认双方确实互送礼物,不过乃是因张贵妃父亲曾是他家门客,双方有旧,故而有些来往。唐中丞并不满意这个解释,称文相作为首相不知避嫌,失了朝廷礼制……”

  苏良认真地想了想。

  “此事可大可小,全凭官家定夺就是,我们无须参与。”

  张贵妃若是无子,此事还没什么。

  关键是张贵妃有一皇子。

  若张贵妃和文彦博都是为了各自借势,那影响就不好了。

  文彦博不一定有这个心思,或许只是因有旧而往来。

  但这些事,根本说不明白。

  御史台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盯着两府的相公。

  唐介弹劾,乃是履行本职,并无任何过错。

  近几个月来。

  唐介等台谏官对首相文彦博是不太满意的。

  文彦博刚升首相时,做事干脆果断,政事处理的也相当严谨,引得一篇赞声。

  但在这个位置上久了,事务繁多,难免就变得圆滑了一些。

  且有范仲淹、富弼这类老成持重的臣子在一旁,就更显得文彦博这个首相有些不称职了。

  苏良是能够理解文彦博的。

  作为首相,要考虑多方利弊,甚至要照顾很多人的情绪,被人误解是常事。

  当朝,首相本就是一个高危职业。

  官家即位以来,已经换了十余个首相,皆是褒贬不一。

  无人能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