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165章:朕想亲赴边境,不,你不想!(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0165章:朕想亲赴边境,不,你不想!(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这似乎已经不是那个处处谨慎的官家了。

  夏竦还没意识到,放在以前,他这种尽是展现弊端隐患的文章或许对赵祯有用。

  但现在的赵祯,可是拥有两个儿子的赵祯。

  有子之后,赵祯的心思便完全变了。

  还有最根本的一点。

  夏竦所言的弊端虽多,但都在赵祯的意料之中,并且基本都能承受。

  裁减士兵,无论补救措施做的再好,总还会有人闹事,甚至造反。

  因为这些人在打探朝廷的底线。

  赵祯相信,当下的朝廷完全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夏竦朝前走了一步,继续劝谏。

  “官家,而今裁减的官员大多都是西北、河北、京东的边境之兵,他们都是抵御辽夏的主力,此策若传到那里,边境的将士必有怨言,若激起兵变,那我们就后悔莫及了!”

  赵祯缓缓站起身来。

  “兵变?若有兵变,且枢密院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朕亲赴边境解决!”

  此刻的赵祯,霸气十足。

  他已经憋几十年了。

  无子之时。

  他若说出这种“朕亲赴边境”的豪言壮语,必然会被一句话撅得无言以对。

  “官家无子,不可离开开封府。”

  但现在,谁还敢说此话!

  赵祯困在这座四方城太久了,他也想看看辽阔的西北,看一看辽夏之兵的实力究竟如何。

  此话一出。

  众臣怎能猜不到赵祯的想法。

  文彦博立即拱手道:“官家放心,若真激起兵变,臣等定能妥善解决。”

  吴育也忙道:“即使兵变,也最多几百人而已,当地州府定能解决。

  ……

  虽然赵祯有了皇子,但毕竟都很年幼,群臣还是不想赵祯犯险去边境的。

  当年,太宗皇帝在高粱河驴车漂移的事情,大家仍记忆犹新。

  太丢人了!

  官家少出门,对江山社稷乃是大幸事。

  赵祯看向下方,又道:“边境被裁士兵有所抱怨,在所难免。仅靠边境主官,恐怕还是会出现各种疏漏,朕若去巡视,完全可震慑一番并及时解决问题。”

  赵祯还是想要外巡。

  欧阳修立即站了出来,道:“官家,臣建议可派遣朝内官员前往边境巡察,普及裁兵的目的,并助力朝廷及时发现问题。”

  听到此话,文彦博不由得眼前一亮。

  他看了苏良一眼,然后拱手道:“官家,臣举荐监察御史苏良,年初处理贝州兵变时,苏景明以一人之力鼓动全军士气,臣甚是敬佩,他乃是巡察边境的最佳人选。”

  苏良有些无奈。

  俗话说,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

  军队裁兵更重要的还是要以军令施压,越柔和,越讲道理,越办不成事儿。

  但他一想到官家想去边境,当即眼珠一转,道:“官家,仅靠臣一己之力,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臣建议,台谏皆出,巡察各地,以助裁兵。”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陈执中、夏竦、张方平、吴育、庞籍等人全都站了出来。

  有的是不想台谏在朝,有的则是认为此策甚好。

  当下的台谏官,各个都能独挡一面,在民间口碑甚佳,而地方官员,无不敬之,惧之。

  “好吧,就如此办!”

  赵祯的语气中流露出一抹无奈。

  即使他有了儿子,但若没有一个特别扎实的理由,依然难以离开开封府。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