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014章:我,苏景明,被弹劾了!(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0014章:我,苏景明,被弹劾了!(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当然,也有支持苏良的。

  包拯和孙甫称:经筵之职,历来都有特召先例,苏良虽为庶官,但乃进士出身,又有做地方官的经验,更是撰写文书的一把好手,完全有资格担任经筵官。

  可惜,二人势单力薄,在众多奏疏中完全占据劣势。

  赵祯比较好面子。

  这一次的表现较为强硬。

  在朝会时,召集官员,直接为此事论辩了起来。

  贾昌朝、王拱辰、钱明逸三人,言语锋利,吐沫横飞,张嘴便称:苏良资历不足,学识不够。他若为经筵官,实乃乱了官纪、废了规矩。

  最后气得赵祯直接开口道:“你们若认为苏良资历不足,那朕便先将其提为监察御史!”

  此话一出,硬气倒是硬气了。

  但却没有起到正向作用。

  一个年约二十六岁,从八品,担任权监察御史里行还不足五个月的年轻人,要提拔为从六品的监察御史(此职,既是差遣,又为寄禄官)。

  这在众臣眼里,乃是违背祖宗家法的事情。

  循常规。

  苏良若想晋升为监察御史,至少要经过两年。

  即使有大功绩,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连升数级。

  这也是赵祯被逼急后,说的气话。

  众臣没想到赵祯如此看重苏良。

  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

  一些本来保持中立的官员,也成为了反对方。

  包拯和孙甫二人都不知该如何开口了。

  赵祯一口难敌众口,强硬片刻,便软了下来。

  只得作罢。

  他只是想找个志趣相投的年轻人人聊聊天,随便知晓一些民间的趣闻。

  没想到竟然这么困难。

  ……

  苏良并未参与到这场朝会,但朝会一散,他便知晓了内情。

  他可以想象出当赵祯说出那句“你们若认为苏良资历不足,那朕便先将其提为监察御史!”后,群臣吐沫横飞的场景。

  苏良也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人反对。

  依照他的职位,兼崇政殿说书,并不算违制。

  所谓的资历不足,学识不够,都是托辞。

  苏良是进士出身,又以擅于文书而之名,完全够资格。

  很快,他便想明白了。

  之所以会遭到如此强烈的反对,还是因为他的“一日三连奏”。

  因“一日三连奏”导致的台谏改革,让朝堂的很多臣子已将他归入新党了。

  将一名新党之人放在官家身边,他们自然不愿意。

  苏良想了想,心情也没有很郁闷。

  虽未兼上经筵官,但至少让官家欠了自己一个人情。

  当即,他上疏致歉。

  称自己资历不足,学识尚浅,确实不适合担任经筵之职。

  至于王拱辰和钱明逸的弹劾,赵祯根本没有理会。

  苏良则是哭笑不得。

  对方弹劾其卡点上班,下班就走,还真是挑不出他的其它毛病了。

  此事就像个闹剧,很快便结束了。

  这也让苏良有了证明自己才识的动力。

  在朝堂上,若想站得稳,拥有一定的话语权,靠官家垂青没用,还是要有足够耀眼的功绩。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