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142章:欧阳修题字,周元升迁难(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0142章:欧阳修题字,周元升迁难(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苏良微微一笑,他也知这里偏,但偏有偏的好处,在这里完全可以做一些别人难以知晓的事情,给所有人一个惊喜。

  苏良心中已有一个想法,但还在纠结中,故而肯定不能告诉曹佾。

  “景休兄,这次我将全程参与学院建筑的设计,但执行可能就要全交给你了,我建议在建造之初,你最好在这里先给自己盖一间茅屋。”

  “你要我……要我住下来?这里……焉能住人?”

  “那……要不我去向曹公说一说?”

  “我住,我能住!”曹佾拍着胸膛说道。

  他最怕的就是他叔父,而苏良恰好能捏住他的软肋。

  ……

  十月二十二日。

  天气渐渐转凉,汴京城一些富贵人家已生起了炭火。

  而此时,朝堂的官员们已经开始忙碌起冬至的祭天祭祖大典了。

  今年乃是大礼年,外加皇子出生,必然尤为隆重。

  在这种祭祀的礼事方面,陈执中、丁度、夏竦三人乃是行家,苏良则是能后撤多远便多远,他最讨厌的便是这种礼仪之事。

  同时,年关将近。

  也是一些官员磨勘迁秩的时候。

  这时。

  苏良上奏举荐监察御史里行周元为谏院左正言。

  周元考绩优秀,且在半年前便已满三年之期。

  若不是苏良表现太过优秀,他的“里行”二字在半年前就应去掉了。

  周元职官未变,变得虽是差遣,但无疑提了一阶。

  就在苏良以为周元必定能成为谏院左正言时,此奏疏竟然被中书否了。

  首相陈执中的理由是:循于常,非良谏。

  他建议周元外放,前往某州府任推官之职。

  苏良看到此话,当即就恼火了。

  他看过周元的所有奏疏与文章,若周元的表现都不足以成为谏院左正言。

  那当朝那些年轻的官员,没有几个有资格符合升迁的。

  中书此举,显然有猫腻。

  甚至有可能是因苏良的原因,而不愿将周元放到谏院。

  这一次,苏良并未前往政事堂论辩。

  他跑去翻阅了近些日子中书定下的可堪升迁的官员资料。

  一翻阅,苏良又有新发现。

  那些要升迁的官员比周元差远了。

  而后,他跑去了进奏院。

  让进奏院的笔吏将数名能够升迁的官员考绩与周元的考绩誊写在了一起,做成了四份文书。

  这四份文书,对比清晰,只要不是瞎子,一眼就能看出周元更优秀。

  而后,苏良将这四份文书分别交给了唐介、欧阳修、包拯,并呈递给了官家一本。

  一名官员,有无能力升迁,应该看得是能力。

  陈执中用六个字便堵死了周元的谏官之路,苏良自然不服气。

  正如苏良所料。

  唐介、欧阳修、包拯三人,纷纷上奏,质问中书此举到底算不算徇私。

  当赵祯看到苏良所呈递的对比文书时,不由得略显无奈。

  “唉,这个苏景明,并非中书不让周元升迁,是升迁这几人,确实需要照顾啊!”

  陈执中看到对比的文书后,淡淡一笑,道:“本相乃是顺着官家的心意做事,难不成还做错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