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424章 鱼儿们的自信(第二更)(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24章 鱼儿们的自信(第二更)(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这……”

  众人不说话。

  范雩说道:“你们知不知道这样做意味着什么?”

  众人还是不说话。

  “意味着大字不是一个的人可以去洛京大学读书,未来还可以做官。”

  “范提举,也不算是,不识字的卒业后,只能做科吏。”

  “什么是科吏?”

  “就是技艺类的吏员,例如一个木匠的手艺很好,他虽然不识字,但只要他从洛京大学工学院卒业,就能被安排衙门里,成为一门工科学士。”

  “还学士?”范雩被气笑了,“大字不识一个的人,还能成为学士?”

  “学士是级别最低的,还有博士和教授,要成为博士和教授,就必须通过笔试。”

  这里的学士,其实是一种低阶顾问。

  大宋朝有许多手工艺人,这些人的技能是非常娴熟的,但最大的缺点是不识字。

  但赵宁又秉承着唯才是用的用人理念,不识字没关系,只要你有真本事,进来,朝廷想办法。

  于是出现了工科学士这样的存在,他可以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做指导,有专门会写字的人做总结。

  但也仅限于学士了,如果想继续往上,就要参加笔试,笔试成绩合格,才能被相关衙门评选。

  这就充分发挥了民间人才,这对军工业的发展有极大的好处。

  民间的冶铁匠、木匠等等,只要有真本事的,都可以进来深造,深造完后,被分配到合适的地方去。

  当新政的人才出现井喷的时候,就是大势已成之时,到时候保守派就算三头六臂,也挡不住了。

  但这种新学的人才体制,明显使传统士大夫们受到了刺激。

  例如范雩,他是河南府提举学事,负责河南府所有的教学,相当于教育局局长。

  他看到这份《河南府新学条则》后,差点没有崩溃。

  他喃喃道:“乱了,彻底乱了!”

  “范提举,这是李尚书下达的命令,是朝廷的命令。”

  范雩却没有理会他们,而是自己出了提举学事司衙门,朝知府衙门去了。

  此时的知府衙门里,有不少官员。

  “王知府,《河南府新学条则》你看了吗?”一进去,范雩就开始问王守德。

  “你是说这份文书?”王守德拿起来说道。

  “没错!”

  “我们都看完了。”

  “您怎么会允许这种文书审批通过!”

  “这不是本官审批通过的,是李若水直接下达的命令,朝廷的新学暂时不在本官的管辖范围内。”

  范雩说道:“这份新学条则若是推出去,必然引发河南府大乱,别说选拔人才了,这事传到嵩阳书院,那里的学生作何感想?”

  王守德说道:“伯达,你不必担忧,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太子参政了。”

  “太子参政了?”范雩愣了一下。

  “没错,太子参政了!”坐在角落里的富定方说道。

  嵩阳书院山长吕成说道:“太子仁德、宽厚,推崇圣学,天下志士无不称赞,如今太子参政,必然会成为圣学在朝堂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王守德笑了笑,说道:“我也没想到这件事如此顺利,而且太子竟然是到如此关键的吏部,看来陛下这是给我们机会啊!”

  “曲阜衍圣公那边情况如何?”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