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的姑父叫朱棣> 第七十一章 三子夺嫡(明天上架)(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七十一章 三子夺嫡(明天上架)(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朱高煦道:“贤弟,我好歹在阵前搏杀四年,几次从鬼门关回来,你还当我是个守财奴不成?”

  徐景昌不由得深溪口气道:“这么说,汉王殿下还真有孟尝君之风,让人五体投地。”

  朱高煦脸上含笑,突然探身道:“既然贤弟都这么说了,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帮我一把?”

  “帮什么?”徐景昌警惕道。

  朱高煦大笑道:“你还能不明白吗?如今父皇和母后都很喜欢我,我又握着六科,民间声望也极好,更不要说那些勋贵将领,我和当初不可同日而语啊!”

  原来这家伙还没死心。

  “帮,我当然帮你,只不过……我只能提供一切帮助——除了实际支持。”

  朱高煦高兴了一半,笑容就凝固了,过了好半天,他突然又笑了,“只要贤弟不捣乱,我就很高兴了。真有那么一天,我会复相,请贤弟辅佐。”

  朱高煦起身告辞,走到了门口,又扭头道:“对了,钱我下午就会送过来,只是那么多金子没法一时凑齐,请贤弟宽限一些时日,我一定说到做到。”

  也不等徐景昌说什么,他直接就走,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

  “奶奶的,今天我才发现这个混球,还真有点像他爹啊!”徐景昌翘着二郎腿,气哼哼叹道。

  朱高煦的表现,堪称亮眼,但是到了三月份,应天城最靓的仔却成了老三朱高燧。

  没错,就是手握邸报的朱老三。

  他本来秉持徐景昌的意思,卖力气宣传二哥的善举,但他渐渐发现,光是夸奖二哥,效果似乎越来越差了。

  毕竟拼命说一个好人,擦胭脂抹粉,这是有限度的,而且老百姓很快就腻烦了。

  因此朱老三走街串巷,挖空心思,还真让他找出了新的方法。

  他开始以百姓生活为题材,进行报道,还是长篇连载。

  比如马老汉这种,借钱买药,为了救治老妻的。

  朱高燧花了大力气,了解山村情况,报道家庭境况,他们的收入开支,面临的各种问题,小额的贷款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改变,也包括对日子的憧憬……

  徐景昌弄出民间邸报,也不过是震惊体模式,但是到了朱高燧手里,竟然开始关注小人物,小故事。

  可偏偏又是这些小人物,小故事,弥补了市面上的空缺,别人不说,徐皇后就非常喜欢看。

  还几次把朱高燧叫过去,狠狠夸奖了一顿。

  受到鼓舞的朱高燧,随后又以一个秦淮妓女为蓝本,介绍家里怎么辗转把她卖到了青楼,而且因为她是良家出身,这里面涉及到了逼良为娼的问题。

  还引起刑部和大理寺的关注,督察院也派出御史,追查这件事……

  朱高燧渐渐发现了邸报的价值,这玩意用好了,威力不亚于三法司啊!

  他开始真正全力以赴,四处招募人手,挖掘故事,大力推广。甚至他还接起了广告,替商人做宣传,收取广告费用。

  有了钱,又继续扩大报纸影响力。

  朱高燧已经开始筹备,要在苏州开个分社。

  事情到了四五月份,伴随着礼部一道请速立太子,以安国本的奏疏,让忙碌的朝堂,平地起波澜。

  到底谁才是大明未来的储君?

  是在勋贵中根基深厚,又理财有方,民间声望极高的二皇子?

  还是少年聪慧,掌握舆论大权,关心民生疾苦的三皇子?

  又或者,是看起来碌碌无为,平庸谦和的大皇子?

  朝堂上很快涌现出二爷党和三爷党。

  反倒是作为世子的朱高炽,由于没有什么惊人之举,在这场竞争中,处于很不利的位置。

  这一次徐皇后也不好发表意见了,二儿子明显改过自新,老三更是说话好听,她这个当娘的,必须一视同仁才行。

  而就在这个波诡云谲的当口,吏部尚书蹇义在旬会之后,主动留下来,不无忧虑道:“徐通政,二皇子身边勋贵重新集结,三皇子那边,有不少落魄文人,他遥相呼应……我怕不论他们谁成为储君,大明朝堂都会永无宁日啊!”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