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第268章 人心各异(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68章 人心各异(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沉默。

  冯去疾听到嬴城的话语,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政绩考核?

  这还是他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吏治观点。

  并不是没有政绩考核。

  他主持吏员升迁也有七八年了,其中官员的任免,也是基于官员政绩来判断。

  但,从来没有形成完善的规则。

  或者说。

  根本不可能形成完善的规则。

  上到始皇帝的任命,下到县级吏员的任命,这是极其复杂的。

  其中更重要的是还是人情世故。

  而现在。

  嬴城竟然要将政绩加入官员考核之中,这简直就是破天荒的首创。

  而他更清楚。

  所谓的政绩考核,更准确的是来说,是五年同位同职轮守制的核心理念之一。

  通过轮守制,制定官员升迁册,再将官员考核录入其中。

  而这。

  才是五年轮守制真正完美运行的根本。

  说真的。

  他冯去疾这辈子见过很多很多的人。

  可他敢保证。

  嬴城,是他见过的最智慧的人。

  其智近妖。

  似乎任何问题在嬴城这里,都能得到解决。

  的确,按照嬴城的方法,官员升迁以政绩考核为主,这必然是会令天下官员能者居上,遴选出来真正的治才。

  但是。

  有句话他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老臣觉得此法,还有待考量,但现在教化司封赏一事却迫在眉睫,老臣还是觉得,应当以爵位封赏!”冯去疾没有赞同嬴城所提,坚持自己的意见。

  “老臣,附议!”而就连一向支持嬴城的李斯,也在此时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即便是知晓,嬴城所说,是有利于大秦的官员升迁封赏制度。

  但依旧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并非制度不好。

  只是。

  不管是法家还是农家,亦或者李氏,冯氏,乃至于整个天下官员,自始至终都秉承着近亲繁殖的方式。

  爹是郡守,那儿子必然差不到哪里去,儿子继承郡守,孙子必然也官运亨通。

  即便是儿子,孙子不能成为郡守,那么成为郡守的人,也必然是亲传弟子,继承衣钵的学生。

  不管是他,还是冯去疾。

  都漠视着,或者说支持着这样的官员升迁方式。

  因为只有这样。

  他们的地位才会不可被撼动。

  大秦两大官员体系,法家体系和农家体系,依靠着这种方式,牢牢的控制着天下政法机构。

  进而形成自下而上的权力集中。

  可现在。

  将政绩考核加入官员升迁之中,必然会打破这种稳定的官员升迁体系。

  这是他们不想看到的。

  而嬴城,见到李斯和冯去疾的反对,他是可以理解的,但绝不会就此作罢。

  举荐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这就是官员升迁制度的历史优化进程。

  举荐制,就是官员的近亲繁殖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之下,其实并不是唯才是举,而是依靠裙带关系来维持官员体系。

  而想要真正的发挥出学府制度的力量,就必须推倒举荐制,实行科举制,并将政绩考核加入官员升迁制度之内。

  若不然。

  学府制之下便会造就大量人才下沉,并极度拥挤。

  遇事不决问始皇帝!

  始皇帝要是反对,他就算是强势推行也只会夭折。

  当即,嬴城沉吟道:“那便陈书于陛下,由陛下定夺吧!”

  在这一点上。

  他不会退让。

  “老臣,遵旨!”冯去疾和李斯见此,也不再多说什么。

  似乎课本的喜悦,被封赏之事冲散了下去。

  大殿内的气氛也变得异常的怪异。

  “军事学府之事,太尉府要尽快拿出章程来,军事学府建了,生源问题也解决了,老师也是现成的,但是,没有课本怎么能行?”嬴城很快结束了议论,再次督促王贲重视军事学府的事情。

  “末将遵命!”王贲回道。

  嬴城点了点头头,道:“调动御前营进入咸阳城,改御前营为国库府府银押运司,划入治粟内史府!”

  “今后全权负责各郡库银押运之事!”

  “主要变更事项,御前营全军变更职责,不再负责战事,于各郡设库银押运司,今后天下库银转运之事,全部由押运司负责。”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