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第261章 发钱,发钱,发钱(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61章 发钱,发钱,发钱(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安静。

  整个议事厅内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

  脑海之中忍不住思索着‘地缘为政’四个字。

  今日议事之主题。

  超乎他们的想象。

  不仅仅是关于库银解决之法。

  更重要的是,这是要商议更大的决策。

  或者说。

  在嬴城这里。

  已经思考好了决策。

  现在。

  只是在陈述。

  因为他们都很清楚。

  以嬴城如今的权势。

  想要推行任何国策,除非始皇陛下亲自出面阻止,若不然,没有任何人能阻止得了嬴城。

  “地缘为政!”

  内史腾思衬,在深层次的解读嬴城所表述的意思,左右思量之后问道:“敢问监国,此政,要放权至何等地步?”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

  放眼整个议事厅内,所有官员均为中央官员。

  此中意思,不言而喻。

  如果不解嬴城所说为何意的话,更简单直白一点,其实便是中央要对地方郡县放权至何等程度。

  因为所谓的一地一政,更直白来说,其实就是中央朝廷对地方官员放权。

  但。

  具体放权至何种程度,这是需要绝对划分并权衡清楚的。

  从更广义上而言。

  分封制其实也是郡县制,分封制也是地缘为政。

  “军、法同令,政事分离!”嬴城道:“军事之事从于太尉府,政令官员不得干涉,同不干涉法政!”

  “律法之事从于大律府,政令官员不得干涉,同不干涉军政。”

  “政令之事从于九卿,军法官员不得干涉。”

  “官员任免从于丞相府,军法官员不得干涉。”

  “而在此基础上,郡守遵从于朝廷政令,可以以地缘施政,报于中央,县令遵从于朝廷政令,可以以地缘施政,报于郡中。”

  安静。

  再一次的安静。

  所有人都在思考着嬴城所表述的意义。

  甚至说。

  这些话意义非凡且重大。

  放权。

  这是要进一步的放权。

  大秦的朝廷很忙,日理万机也不为过。

  县及县以上所有政务机构,所有的政事均由朝廷审核。

  如果说某一地的县令不遵从朝廷政令,是会被严肃处理的。

  而现在。

  这样的放权,便意味着县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违背朝廷政令,自地缘自政。

  这是必须要慎重对待的。

  “这是否放权太过了,若是地方官员随心所欲,没有约束,朝廷之威严必然受到影响。”内史腾微微沉思之后再次问道。

  “自有律法之约束,自有御使约束,所施政务朝廷自会监督。”嬴城道。

  内史腾沉默了下来。

  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

  总而言之。

  此政有利必有弊。

  “还是那个问题,官员不够!”冯去疾见没有人提出疑问,便亲自提问。

  嬴城道:“一地一地推行即可,并不需要广而推之,现在只是确定具体方向。”

  闻言,冯去疾便点头道:“那老臣便没有疑惑了。”

  却是李方,左右盘恒之后,终于还是忍不住的问道:“下官有疑惑。”

  “若下官所料不错,库银所出,是要以县为本,地缘为政,各自理事。”

  “没错!”嬴城点了点头。

  “这,很不妥当。”李方还是提出了自己最大的疑虑,“敢问监国,库银若释放,是否也是由县令按各县地缘,各自施政,以安天下。”

  “而誓必,这些库银,要流入乡里之内!”

  “是!”嬴城再次点头。

  “这,大为不妥!”李方终于还是忍不住季动的道:“若行此法,乡里之民必然富足,若乡里之民富足,那必然生出懒惰之心。”

  “在国家治理之中,下官想问监国,国家以什么样的方式驱使百姓,令百姓顺从?”

  李方不等嬴城回话,直接道:“百姓艰难刨食,国家便可以付出少许的代价顺应民意施政,百姓自然顺从。”

  “百姓富足家中,民意便难上加难施政,百姓才会听从国家政令。”

  “百姓家有富足粮食,用之钱币,便会少种乃至不种粮食,便会少务工乃至不去务工,而这,若天下以此施政,天下之民便不会再劳作。”

  “此举,乃是豢养百姓懒惰之心。”

  “故而,下官不同意监国将库银流入乡里之内,相反,如果百姓富足粮食多了,便征收赋税,百姓钱财多了,便加重钱币流动。”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