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家父隋炀帝> 三九六章 罄竹难书(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三九六章 罄竹难书(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大业五年,正月十八,杨广动身返京。

  从离京到返京,差不多一年,杨广带着五十万人几乎走了大半个北方,历史上真的没有哪个皇帝像他这样喜欢巡幸的,但不得不说,皇帝巡幸本是件好事,但杨广的巡幸不是。

  巡幸的初衷,应该是巡查地方政务、民间情事,以便纠察整改,但杨广巡幸是吃喝玩乐,消耗地方财政。

  他忽略了“巡”的本意,提升了“幸”的色彩。

  走之前,独孤凤儿向裴淑英推荐了一个人,郑安饶,她希望裴淑英将来在京师,能罩着点对方。

  虽然人家郑安饶有的是后台,而且后台不小,但终究不能和杨铭比较。

  独孤凤儿自己是不会走了,而独孤纂虽然恨不得派人将她绑回京师,但最后还是没有下的去手。

  杨暕也被带走了,他心里也清楚,河北的账没算完,他回不了洛阳。

  五十万人,浩浩荡荡的经潼关,返回京师大兴。

  本来大家以为,以皇帝的精力,返京之后的第二天就会举行朝会,实际并没有,杨广借口称旅途劳累,罢朝三日,甚至没有召见任何一名官员。

  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暴风骤雨就在三日之后。

  今天的秦王府,大佬云集,正三品以上的有二十多个。

  大家现在也没有什么避讳了,因为他们心里都清楚,杨铭能不能做太子,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了。

  重新成为正妃的杨茵绛也出现在会议当中,她本来不打算参加议事,但是杨铭希望她来。

  因为有杨茵绛在场,弘农杨氏就吃了定心丸,也有了主心骨,决战的时候会更加卖命。

  所以,裴淑英也在,因为人家背后的家族也是硬的很。

  大厅中央,摆放着一堆卷宗奏疏以及私人信件,上面都是杨暕的累累罪状。

  杨铭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引入话题,而是让众人看一看那些卷宗信件。

  “其中那些奏疏,是从门下省誊抄过来的,原本的奏疏,仍在皇宫,想来陛下这几天就会看到,”杨铭说道:“大家也都看一看,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被端到苏威面前的那一摞子信件,都是清河崔家的,苏威仔细阅览后,默不作声。

  他能猜到,清河崔家眼下已经站在杨铭这边了,这些信上的内容,骂的一个比一个狠,毕竟老崔家这一次,是真的伤筋动骨。

  人们常说,活着最怕的就是人财两空,崔家眼下就是这样的情形,财,被搜刮走了一大半,人,也因为地方叛乱,损失不少。

  甚至有家族旁支直接被流民杀的断了香火。

  但苏威心里也清楚,这些信的夸张成分居多,清河崔家的损失绝对没有他们说的这么严重。

  真有这么严重的话,造反的就不姓高,而是姓崔了。

  而崔家这次这么大的反应,大概也是选择站队了,彻底押注在杨铭身上。

  时间一点点过去,大厅里已经有人开始哭起来了。

  其中官位最大的,就是新任内史令卢楚,他是河北人,而这些卷宗信件上的内容,都是记载着去年在河北发生的惨事。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