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第七百三十八章 五花八门的考题(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七百三十八章 五花八门的考题(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包括现在也是一样,赵国能够将整个北方大草原揽入怀抱放牧,是因为真的能从中得到利益,但想把世界屋脊也揽入怀抱,还真做不到。

  统治成本太大了,而且高原环境完全不适合赵人居住。

  不过无法在上面生活归无法在上面生活,将羌人打服还是能做到的,也是必须要做的。

  羌人守着河西走廊南侧,不将他们打服,以后赵国商队途经河西走廊,随时都会面临羌人的威胁,赵国又不可能在整个河西走廊派重兵把守。

  「传令给李牧,让他从羌人俘虏中挑选一些比较亲近赵国的,教以赵国文字和赵国话,寡人有大用。」赵括说道。

  「诺。」刘平说道。

  「也麻烦荀子,挑一些擅长语言方面的学子,学习羌人的语言。嗯,还有西域那边诸国的语言,包括孔雀王朝,条支这些国家的语言,也要有人学。以后都会用到。」赵括说道。

  中原各国还好,虽然各地都有方言,但好歹还有统一的雅言,但西域那边和中原就完全不通了,除了极少数来往两地的商人,没有人能听懂对方说什么。

  赵国不可能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去寻找这样的人才,即便能够找到,也不敢绝对信任对方,只有自己培养的用着才放心。

  「学子倒是好找,但是老师……」荀子皱着眉说道,这年头翻译可是稀有人才,特别是精通羌族、西域这些地方语言的翻译,更是人才中的人才,不是那么好找的。

  「秦军中有精通羌人语言和雅言的士卒,至于精通西域那边语言的人才,只能到商队中寻找了,数量不多,但肯定能找到。」赵括说道。

  「臣还真没有想到这一点,臣这就去找商会帮忙。」荀子俯身一礼,朝外面走去。

  「总算能够轻松一段时间了。」赵括也随之起身,离开大殿。

  「最近邯郸倒是繁华了不少。」赵括来到街上,看到街道上人来人往,不少孩子在路边玩闹,远处传来小商贩叫卖的声音。

  「大王,我们去哪?」贲将马车拉了过来。

  「军魂街。」赵括说道。

  军魂街就是安置韩魏齐三国残疾老兵的街道,被赵括命名为军魂街,不过现在他们是赵国老兵了。

  很快,马车在军魂街外面停了下来。

  「老丁,在这晒太阳呢。」赵括刚下马车,便看到一名老人在门口晒着太阳。

  说是老人,其实也就四十来岁,只是在和秦军交战的时候伤了肺部,身体落下了毛病,干不了一点重活,完全沦为家庭的负担,整个人也迅速衰老。

  如果不是其出身魏武卒,这么重的伤换做其他人早就战死了。

  「大王。」老丁见到赵括,连忙起身迎了上来,「大王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将士们都领完封赏回去了,寡人事情处理完了,就过来看看。」赵括笑着说道,「其他人都在吗?」

  「老何他们父子还在工坊,柄哥他们几个也没有回来,其他人都在。」老丁说道。

  赵国对这些伤残的老兵并不是接过来就不管了,也不是每个月给固定的钱,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赵国会给予安排一些简单的工作,比如给造纸厂、水泥厂看门。

  别看这些老兵残疾了,真正的生死搏杀,普通人还真不是他们的对手。

  包括赵国的王宫,也都是由伤残的老兵把守的。

  还有一些老兵具有特殊技术,比如老何,就非常擅长打铁,连他儿子也擅长打铁,就被赵括安排到工坊了。不需要他干活,只要监管,防止出现差错就行了。

  对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赵国则按照国内的标准,每个月发放补偿。

  除此之外,赵国还给这些伤残老兵分了土地,虽然他们不能种地了,但他们还有家人能够种地。

  在农业时代,只有土地才能真正让人安心。

  「正好也快下班了,他们应该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回来,寡人就不等他们了。」赵括说道。

  「大王……有事?」老丁看向赵括。

  赵括点了点头:「将士们的封赏都下发完了,风风光光的回家了,你们的封赏还没发呢。」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