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三国之霸王张绣> 第三百零二章 铜雀台(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百零二章 铜雀台(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蔡邕神色稍稍放松,但仍然一副敛容恭听的样子。看着他的模样,张绣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这件事情,似乎是大张旗鼓了一些?

  张绣轻轻咳嗽了一下,然后才说道:“我在早年在略阳郡,建造了一座招贤馆。由名士法清负责管理。”

  “效果斐然。很多寒门士人慕名前往招贤馆。戏将军(戏志才),得到了不少有用的人才,治理郡县。我打算在洛阳城内,也建造一座招贤馆,为总馆。招贤纳士,汇聚十郡乃至于天下士人在其中居住、专研学问。作为朝廷的备用官员。”

  这是好事,是大好事。

  以前汉朝选用官员,途径极少。正常渠道有三公征辟(三公有权征召名士为官),州郡内举孝廉(孝顺、廉洁)、茂才(富有才学的人才)。

  但是后来,这些渠道都腐烂透了。吏治腐败,什么都会烂的。

  最后到达了举孝廉父别居(与父亲分居为不孝),举茂才不识书的地步。

  而张绣在略阳郡内的招贤馆,拥有很完善的制度,并非只是让士人们住着而已。

  士人们会受到考核,优秀的人可以出来做官。有专长的人,可以做专长官员。比如有人擅长治水,便做水官。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为朝廷储备官员的渠道。

  现在张绣刚开始掌握朝政,虽然戏志才、陈宫、贾诩等人都是明秀,但也只是头头行,手底下没几个能打的。

  处理很多事情,都是事倍功半。有帮手有能打的人,他们才能更加有效率的处理朝廷政务。

  但是不等蔡邕开口赞同,张绣又略尴尬一笑道:“我还打算在城外建造一座铜雀台。作为朝廷重要活动的场所,也是彰显朝廷威仪。”

  伟岸巍巍的建筑,可以增加威仪的。

  比如有西域使臣来到洛阳,见到伟岸巍巍的城墙,不由自主便生出了,仰慕之心。

  张绣打算在城外建造一座铜雀台,这勉强算一个借口。

  但是太牵强了。蔡邕闻言立刻反对,诚恳对张绣说道:“明公。对于招贤馆一事,我十分赞同。但是对于铜雀台,我觉得大可不必。须知道昔日文皇帝(汉文帝),想建造一个露台,召见工匠询问需要多少钱。工匠回答【百金】。百金是十个中等人家的家产,文皇帝认为可惜,便不再建造露台。如今明公虽然神武,但是政治腐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朝廷财政捉襟见肘。耗费民力、财力建造铜雀台,实在可惜。”

  蔡邕虽然没有实权,但是个学富五车的大名士。说出来的话,十分有道理。张绣无言以对。

  而陈宫、戏志才也赞同蔡邕,不由出声劝谏。只有贾诩是个圆滑的,他是认为都是小事,只要张绣开心就行了。

  张绣没办法,只能使出杀手锏,抬头说道:“我打算在铜雀台成亲。”

  众人都是愕然,随即贾诩立即拱手一礼,说道:“明公。我认为铜雀台可建。”

  贾诩是个圆滑的,又是大将军长史,与张绣乃是树干与树枝的关系。他本就不在意这件小事,而现在张绣说要建造铜雀台结婚,他自然是举手脚赞同。

  戏志才、陈宫也都是迟疑了起来。

  经过【武琼事件】之后,戏志才、陈宫都已经知道张绣的志向,对此也是极力支持的。

  若非张绣,他们如何能在年纪轻轻的情况下,就荣登【宰相】,操弄朝政大权?

  没了张绣,他们什么也不是。

  而张绣什么都好,就是没个正经的妻子。

  虽然儿子一大堆了,但都是小妾生的,名不正言不顺。有了正经的妻子,生出了嫡出的儿子,才可以继承家业啊。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