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昭华撩乱> 第三百七十五章 番外-我们家的那些事(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百七十五章 番外-我们家的那些事(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我们家的那些事

  讲述人:萧珩

  我叫萧珩,字子佩。

  不过除了我的父母之外,几乎没有人会称呼我的字。

  因为在我爸这边,绝大多数人只叫我殿下;而在我妈这边,大家更习惯直呼其名。

  对于我和我的弟弟妹妹们而言,我们的父母跟别人家的父母不太一样。

  尤其是我妈。

  在这边,她是皇后;在那边,她是明星。

  当然,我出生之后,她已经不怎么演戏,专注运营公司了。

  我小时候就已经发现,虽然很多人听到她的名字都会露出如雷贯耳的表情,但在电视上,她露面的频率远远比不上她的朋友以及她公司里的那些年轻哥哥姐姐们。

  于是有一次,我问她,妈,您是不是过气了?

  这后果十分惨烈,让我在本该天真无邪的年纪明白了什么叫做忌讳。

  而我的弟弟妹妹们踩着我过河,家里再也没有人问过这样的傻问题。

  扯远了,说回我。

  我在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和弟弟妹妹们一样,出生在我妈那边的医院。

  所以,我们几个跟我爸、我爷爷王熙表叔以及蕙蕙阿姨不一样,有户口和身份证。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东西,由于没有它们,我爸他们几个至今没有坐过高铁和飞机,每次出门只能自己开车,也没正经住过酒店。

  不过也是因为这样,我们全家都对房车旅游很有经验。

  第一次出门旅行,我们就是开着房车,沿着高速一直开到了西北去。

  最后到达的地方,正是我爸当年经营的朔方。按他的说法,那边的每一道河流、每一座山头他都熟悉得很,还津津乐道地告诉我,哪个山口应该布置多少兵力,如何防守。

  当然,我也就听听。

  因为无论是这边还是那边,现在都已经不需要打仗了。

  究其原因,是我爸对引入那边世界的技术十分重视,在他治下的第五年,中原已经研制出了火铳等各式简单实用的火器,并实现量产,投放到了边疆去。

  从这之后,无论是鲜卑还是匈奴,或者是别的大小戎狄,都再也没了南扰的胆子,且分裂成了大大小小的部族,向中原称臣。而后,朝廷恩威并施,在各地设立都护府,营造城池,将这些化外之地都纳入朝廷管制。

  我虽然出生之后就立为太子,但我其实并没有享受过多少当太子的福利。

  听我外婆陈怡说,当年为了我的教育问题,我爸我妈还吵过几架。

  我妈希望我过得高兴一点,反正不用像那边小伙伴那样参加高考,不必文山题海学到头秃。

  但我爸不这么认为。

  在他眼里,我是太子,将来是要当皇帝的,所以更应该多学知识多长见识,否则如何做大领导?

  所以,在我出生之后,他就给我制定了雄心勃勃的人生计划。

  上午之乎者也,下午声光电化,什么也不落下。这边世界的小伙伴学四书五经学到秃头,那边世界的小伙伴学数理化学到秃头,而我,两边都有。

  双倍快乐,双倍秃头,那就是当太子的酸爽。

  最终两人谈判的结果,是两人各让一步。我在那边读完初中,然后到这边来学习做太子。

  这样,既可以避免这边的人说我不懂祖宗之制,也可以避免那边的人说我九漏鱼,完美。

  跟我相比,我妹妹萧璐和我三弟萧玨就快乐多了。

  尤其是璐璐,她喜欢干什么,我爸妈都由着她。爱上学就上学,不上学就去玩,哪儿都有人宠着,真是羡煞旁人。

  但十分神奇的,她成了我们兄妹三人之中的学霸,还喜欢上了理科,在我妈那边读完了机械工程博士学位。

  而三弟萧玨,爱好文科。不过他对文学或者历史这样的专业不感兴趣,毕竟以他的水平,古文和古史都是主场,有时连学校里的教授都辩论不过他。这让他感到无敌且寂寞,所以考研的时候,选了个政治经济学。

  只有我,高中学历都没有,是唯一的学渣。

  这也成为了我妈论证她是对的论据,按照她的说法,如果我爸不是什么都想要,我大概能拿到博士后。

  我爸对此当然不屑一顾。

  “治天下何须文凭?”他说,“有的人,幼儿园也不曾上过,可当皇帝;有的人,就算读了研究生,看奏报还有不认得的字。”

  我妈则反唇相讥:“有的人什么字都认识,就是没有户口身份证。”

  ……

  这种幼稚的辩论,时常发生在两人茶余饭后的各种闲聊里面,且最终他们拌嘴会拌着拌着真拌到了嘴上。

  我们兄妹三人早已经见怪不怪。

  璐璐说,这是物理和解。

  小玨说,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

  他们甚至还讨论,为什么我妈不再多生两个,毕竟样本多了,我们这样的家庭才会有研究价值。

  而我妈的回答是,事不过三,所以家里的兔崽子不能超过三个。

  而我爸往往会意味深长地一笑,说,这么喜欢研究,你们生么?

  此事,再说下去就是催婚,他们两个会识趣地乖乖闭嘴。

  其实,说到家庭,我觉得我们家在古往今来的所有帝王家中属于独一份的奇葩。

  这根源,自然是我爸和我妈的相处模式。

  我爸只有我妈一个配偶,于是就没有了三宫六院,也就没有了宫闱的勾心斗角。

  当然,宫闱中的勾心斗角,除了宫妃之间的,也有皇子之间的。

  但小玨是个异类,他对这边的兴趣,在于四处游历,到各地调研经济民生,然后做成报告,经我爸审阅之后,在朝堂上当众发表,人手一份。

  或许有人要说,他这样还没问题么?这是抢太子的风头,假公济私,招揽人望。

  毕竟有我祖父、曾祖父以及上溯无数帝王家的宫闱斗争珠玉在前。

  我的两个叔叔陈王和梁王,现在还待在他们各自的封地里不许出来。虽然我祖父和我爸没有杀他们,他们的子女也仍然享受宗室待遇,但回京已经不可能了。

  然而用这些人来套小玨,是他们不了解小玨。

  小玨的那些报告,不仅在这边发,也在那边发。在那边,他已经成了研究中古社会经济形态的专家。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拿着那边公家和这边公家的钱四处旅行,然后像我妈一样站到人前展示风采。

  所不同的事,我妈是表演,他是讲学。

  听说还真有一票人被他的风姿迷惑,拜倒在他石榴裤下,被称为冷圈之光。

  每当他得意洋洋地向我们炫耀他新评上的职称,我都觉得很无语。

  还有璐璐。

  她倒是没有在那边领工资,而是潜心研究如何将那边的技术引进到这边来。

  而对于这么一个独苗公主,人们总是要情不自禁地先关心她的婚姻大事。在她十三岁之后,这话题就已经被密集提起。

  璐璐自然不胜其扰,而她想出来的办法也很绝,用古文出了一道高数题,唯有解出来的人才有资格提亲。

  这当然是没人解得出来的。

  我爸说她这是作弊,相当于让普通人读甲骨文。

  璐璐却不以为然,说他当年不也是不服别人安排婚事,出走去了朔方。上梁不正下梁歪,她是学他。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