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是何人?”随后黄勾当悻悻的问道。
“是我外甥。”符鳞瞪圆了眼睛答道。
“哼”黄勾当哼了声道“奉董提举之命,命犯官苏轼父子迁出官舍,并迁往他处。”
苏轼年龄已大,且身体状况是越来越差,迁出官舍,风餐露宿的,再加上琼台气候恶劣、野兽出没,几乎就是要了苏轼的性命。
“董提举之命?可有今上旨意?”李三坚问道。
“苏别驾乃是董提举之属官,还需要什么旨意?难道敢抗命不遵吗?你个乳臭未干的小儿,懂得什么?还不速速退下?”黄勾当喝道。
“战国甘罗十二岁出使赵,诸侯皆闻之,孙叔敖十三岁斩杀异蛇,尔等岂可小瞧少年郎?”李三坚闻言笑问道“我来问你,尔等让吾师迁往他处,可有当今圣上推恩之命?按宋律,未得今上推恩之命,流官不得迁往他处。”ii
李三坚师从苏轼一年有余,对宋律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在这个世上,这种无期的流配,只有在遇到皇帝推恩念慈、矜宽降赦之时才可迁至他处,甚至可能得到赦免还京。
若真是当今圣上赦免了苏轼父子,李三坚当然不会阻拦,且会替苏轼高兴的,可目前这种情况明显是苏轼的对头在使阴招,欲置苏轼于死地,李三坚于是就坚决不同意。
“这”黄勾当一时之间哑口无言。
一旁的高二不由得对李三坚竖起了大拇指。
小小年龄,竟如此善辩,并且一说就说到了关键之处。
李三坚说的没错,依宋律确实如此,可一般犯官流配,还不是被人来捏圆搓便的,谁敢口出半个不字?甚至犯官客死他乡,也没人会深究的。ii
“董董提举自会禀明今上,旨意随后就会到达的。”黄勾当想了想后狡辩道。
“哈哈”李三坚闻言大笑道“未得今上旨意,尔等竟敢行先斩后奏之举?违逆宋律、知法犯法,该当何罪?”
“哈哈,说的对。”
“原来他们才是大逆不道之徒啊。”
“呸,狗官,简直是胆大妄为。”
周围之人闻言顿时彩声雷动,纷纷为李三坚喝彩。
黄勾当的手下顿时低头不语,心中暗暗埋怨黄勾当口不择言,让对方抓住了把柄,同时心中将黄勾当鄙视了一万遍,连一名十余数的小儿都争辩不过,不如找个树吊死算了。
“你你你。”黄勾当结结巴巴的说道“快快退下,我等奉命办差,若违逆了上命,我看你长了几颗脑袋?况且如此大事,岂是你一个无知小儿就能阻拦了吗?今日苏轼父子迁也得迁,不迁也得迁”ii
“我是阻拦不了。”李三坚闻言,指着众黎人问道“你问问他们同意吗?”
“我们不同意!”众人异口同声的大声吼道。
儋州的学风不盛,苏轼父子被贬至儋州之后,就开办学堂,以文会友。
同时儋州的黎人不耕种土地,以海为生,荒地极多,收获甚少。遇到疾病不请医生而相信巫师,思想封闭、文化落后,苏轼到了儋州之后,极力劝说当地黎族百姓,以农业为生存的根本,指导大家耕作的方法,并写了《和陶劝农六首》。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