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非洲酋长> 第三十二章 官员(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十二章 官员(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ddxsku雅文小说新笔趣阁81中文网
  隆塔地区,除了方便种植、管理投入少的油棕树、可可树等经济作物外,寻常部落都极少有能力发展完善的灌溉体系。

  即便隆塔的水资源并不紧缺,粮食种植多多少少是靠天吃饭。

  而整个卡奈姆气候炎热,雨水蒸发快,农作物产量要比中国精耕细作的农田低一大截。

  这是曹沫刚开始到卡奈姆后,极不理解的一个现象。

  卡奈姆除了经济作物种植外,其他粮食作物的生产,甚至都还远远不如国内解放前、小农经济时代的水平。

  当然,时间一久,曹沫也能想通了。

  在不能够机械灌溉的传统农业时代,卡奈姆的天气如此炎热,雨水蒸发又那么快,人力浇灌的辛苦与最终的收成不成比例。

  而早年非洲大陆人口远没有今天这么密集,天然食物来源也丰富充足,也就会养成靠天吃饭的传统。

  在全球都陆续进入工业化之后,非洲大陆,特别是撒哈拉以南的各个国家,早年还被殖民者统治着。

  为了经济利润,殖民者削尖了脑袋,将大量水源供给充沛的宜耕地,都用来发展经济作物种植;而七八十年代之后陆续摆脱殖民统治,却又不同程度的陷入内乱中,自然就谈不上什么发展。

  卡奈姆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结束殖民统治之后,三十多年的军政府统治时间,仅成功发起的政变就有六起,混乱无比。

  即便此时的卡奈姆,政局大体稳定下来,但东北边境区的内乱还没有完全平息,其他地区的治安也令人望而生畏。

  国内经济命脉又为欧美公司或殖民者的后裔所控制,卡奈姆全社会想谈改变还真是有不小的难度。

  伊波古村的状况要好一些,跟老酋长菲利希安回到部落后做出一些推动有关,但也有限。

  伊波古村的普通村民也主要沿着鹿角川两岸种植耐旱、不需要怎么照料的多年生木薯作为主食。

  除了木薯以及一些豆类植物外,伊波古村基本上就没有其他什么农作物了。

  距离溪河较远的土地,浇灌不便,大多数荒在那里,杂草灌木丛生,部落也没有谁愿意去开发、耕种;而整个卡奈姆,曹沫也几乎都没有看到多少部落有打井取水的习惯。

  这导致伊波古村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妇女儿童,都有程度不一的营养不良,而伊波古村在整个隆塔地区,状况还算是好的。

  距离鹿角川河较远的弃荒土地,在曹沫眼里,无论是打井取水,还是买进机灌设备开挖渠道,都是很有农业开发价值的。

  可能从经济及经营的角度考虑,曹沫在伊波古村投资建设上千亩地的农场搞蔬菜种植,并能成功销售出去,精力牵扯极大不说,收益还可能远比不上集中心思、资金好好搞金矿开采,但对伊波古村更多的村民,意义则是不一样的。

  除了蔬菜,后续还可以开垦更多的土地搞水稻、小麦等主粮种植,对地方赤贫如洗的部落村民意义就更大了。

  以前伊波古村没有资金,现在曹沫可以拿出一部分金矿盈余,进行前期灌溉设备、水井沟渠建设以及后期的农药化肥的投入;以前伊波古村没有技术,现在曹沫可以请中国援非专家来指导,帮伊波古村培养新的农民技术人员,甚至确认这里的土壤适宜种哪些品种的农作物以及后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