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剑来> 第八百五十四章 一只笼中雀(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八百五十四章 一只笼中雀(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笔下文学新笔趣阁ddxsku雅文小说南派三叔
  

  陈平安跟着起身,与道祖一起走出后院,药铺前院的苏店和石灵山浑然不觉。ii

  跨出门槛,道祖望向街道笑言“齐静春当年远游小莲花洞天,摘走那枝荷花之前,跟我说了一番言语,修行之旨趣,在于知道,求道之乐趣,在于未知。好家伙,教我修道呢。”

  陈平安会心一笑。

  道祖突然打趣道“你这个当师弟的也不差,早年尚未练拳学剑,就敢让我让道了。”

  陈平安笑道“年少无知,说了句冒犯言语,道祖见谅。”

  “就不是心里话?”

  落魄山山主以诚待人,身正不怕影子斜,“是心里话。”

  “那就无妨,夜问良知,日晒心言。一个人走路,总不能被自己的影子吓到。”

  一同走在街上,道祖随口问道“最近在钻研什么学问?”ii

  对于道祖而言,好像什么都可以知道,想知道就知道,那么不想知道就不用知道,大概也算一种自由了。

  陈平安答道“看了些道门法牒和符图箓文,来之前,本来打算要去趟钦天监,借几本书。”

  礼圣在京城提醒过一事,证道契机所在,就在文字。

  “这就开始为游历青冥天下做打算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陈平安担心一个不小心,在青冥天下那边刚露头,就被白玉京二掌教一巴掌拍死。

  只是当着道祖的面,总不好说他那嫡传弟子的是非。

  “看书可有心得?”

  “《丹书真迹》上说过,箓文是由道气演衍而成的文字,所以打算多挑些夔龙纹、饕餮纹和云篆纹去看。”ii

  道祖嗯了一声,“读之使人神观飞越。”

  陈平安疑惑不解,不是看?而是读?符箓图案怎么个读?

  道祖转头笑道“方才在药铺里边,你知道了自己是那个一,当下能够不忧惧,还可以解释为你自身道心稳固,再加上陆沉道法的馈赠,只是为何半点后怕都没有,你就不担心是粹然神性使然。还有你别忘了,如今武学之路,本就是神道旧途。”

  陈平安眼神明亮,看着街上远方,一位十四境大修士的心之所想,直接大道显化,街上竟然下起了一场小雨,行走其中,“那就脚踏实地,走去试试看。”

  道祖笑了笑。

  跟陈清都那个死犟死犟的家伙还挺像,难怪辈分悬殊却投缘。ii

  很剑修啊。

  陈平安转头回望一眼药铺。

  之后两人一起走向泥瓶巷,道祖将一些白玉京都不会记载的老黄历娓娓道来。

  “有人曾经为了寻找自己的本来面目,沿着那条光阴长河逆流而上,追本溯源,结果无果。”

  “有人孜孜不倦,尝试着寻找天地间完全相同的两朵花。半天。一座天下的光阴长河足足停滞了半天。一身道法,终于支撑不住,就此崩散天地间。此人最终笑言,朝闻道夕死可矣。”

  “又有人仗剑远游,开天辟地,追寻一个答案,人外有人为何人,天外有天是何天。你猜猜看,是怎么个开天辟地?”

  陈平安立即想起了师兄崔瀺在剑气长城的那次相逢,一巴掌拍在胳膊上,便答道“以颠倒芥子须弥之术,往人身小天地走,内求自证?”ii

  道祖却没有给出答案,已经转移话题,“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言语不也是文字,故而有人就此散道,试图打破文字藩篱,设定千年为期,混沌一片,神识之海,杳杳冥冥。”

  “有人偏要探究一事,远古神灵之前,又有什么存在,造就了神灵。”

  “于是就又有人产生疑惑,那光阴长河,到底是一条来无踪去无迹的直线,还是一个循环不息的圆相,或是由无数个不可切割的点组成?会不会是远古神灵曾经创造了有灵众生,最终又交由人族在将来造就了神灵?”

  陈平安默不作声,只是难免好奇,这位道祖,曾经是否成功去过边界处,又看到了什么,所谓的道,到底是何物?

  道祖笑道“你差点就被陆沉代师收徒,成为我的关门弟子。陆沉显然比你所想更远,去了白玉京,笼中雀,关起门来,就更名副其实。”ii

  陈平安愣了愣。

  “不过白玉京那边,好像还是我说了更作数。哪怕是当着至圣先师的面,我还是要说一句,你要是当了我的关门弟子,哪里需要如此劳心劳力,只管在白玉京心斋独坐,修行大道,当那四掌教,至少万年无忧……听听,你们这位至圣先师真是半点不让人意外,又蹦出个三字经。”

  陈平安对那入耳三字,假装没听见。

  不曾想学究天人的至圣先师,还是一位性情中人……

  道祖好像在与至圣先师对话,笑道“老夫子卷袖子给谁看,如果我没有记错,早年那把佩剑,可是都被某位得意学生带去了蛮荒天下。”

  陈平安心神微动。

  最早的文庙七十二贤,其中有两位,让陈平安最为好奇,因为陪祀圣贤学问高,作为至圣先师的嫡传弟子,并不稀奇,但是一个是出了名的能挣钱,另外一个,则不是一般的能打架。只是这两位在后来的文庙历史上,好像都早早退居幕后了,不知所踪,既没有在浩然天下开创文脉,也未追随礼圣去往天外,只是哪怕十分好奇,陈平安在先生那边,还是没有问及内幕。ii

  道祖笑着与陈平安解释道“群凶四起,必有压胜。文庙还是有些后手的。”

  道祖突然问道“要不要见一见?”

  陈平安正要婉拒此事,只是刹那之间,就像已经见过了一幅远在天边的山水画卷。

  蛮荒天下,一处灵气稀薄近乎无的偏远之处,有毗邻茅屋两座,有个身材高大的魁梧汉子,大髯,右衽。汉子一身浓郁的山野气息,正在持柴刀砍柴。

  还有一位瘦高的青年男子,满身书卷气,双手负后,正在看着茅屋上那只被取名为狸奴的猫,它刚刚从一棵树上跃下,衔蝉而走。只不过这只猫是故友早年留下的,他只是帮忙照看而已。

  砍柴的汉子问道“怎么说?”

  ii

  青年点头道“旧诗稿已经整理得差不多了,此外准备了三千首破阵子。可以出门了。”

  汉子笑道“三千首,这么多?那水准肯定参差不齐了,亏得是在蛮夷之地,没几个识货的,不然你都没脸自报名号吧,丢脸丢到蛮荒天下,你算独一份。”

  青年笑道“独一份?有阿良垫底,我怕什么。”

  魁梧汉子哑然失笑,放下柴刀,拍了拍手,去茅屋后边的一处衣冠冢,找出残缺铁剑一把,高冠一顶,断绳一截,儒衫一件。

  汉子伸手掸去古冠尘土,戴在头上,不忘重新结缨。

  身穿儒衫,腰悬长剑,汉子依旧大髯,气势却判若两人。

  浩然天下曾有古语豪言一句,君子死,冠不免。ii

  青年走入茅屋之内,从墙壁上摘下一把长剑,桌上有一盏油灯。浩然天下曾有人醉里挑灯看剑。

  当这位年轻书生手持长剑,好似天下锋芒,三尺聚拢。

  小镇这边,双方路过那处老槐树遗址,道祖缓缓道“猜猜看,那只槐木剑匣,老大剑仙是否已经还给你了?”

  陈平安摇头道“猜不着。”

  道祖一笑置之,“以后有机会知道的。”

  陈平安问道“老观主是不是就在附近?”

  道祖点头道“正在你家山门口喝茶嗑瓜子,去落魄山之前,在小镇这边,被景清道友拍了牛角,还说你家山头青草茂盛,放开吃管够。”

  陈平安伸出手指,揉了揉眉心,真是个大爷。ii

  走到小巷口子那边,道祖停下脚步,看着眼前这条小巷,微笑道“我那个首徒,唯一一个亲自收取的弟子,曾有一则寓言,是说那杞人忧天,陆沉却说杞人忧天,才是大智慧,所以陆沉一直害怕某个说法,所谓万古悠悠,是被梦见的人在梦中醒了,然后在那一刻就会天地归一。白玉京还有位修道之人,想法很有意思,怕他的师祖,就像是一只嗡嗡作响的蚊子,即便脱离了天道束缚,然后被发现了,就只是被一巴掌的事情。白玉京又有一人,恰恰相反,觉得无数座‘天地’的一位位所谓超脱大道者,就只是我们胳膊上多出的一颗红点,弹指就破,这一点,你师兄崔瀺早就想到了。大致上,还是陆沉的那个想法,相对最无解,以后你如果到了白玉京做客,可以找他细聊。”

  道祖说道“就走到这里好了。”ii

  陈平安作揖。

  道祖笑着还了一个道门稽首。

  下一刻,陈平安就回到了大骊京城,想了想,还是去往钦天监。

  大骊钦天监一处屋内,有人焚香,仙雾袅袅。

  一位只是借住钦天监的外人,年轻面相,姓袁,这些年在太史局帮了不少忙,因为精通经纬、月相,精研缀术和密率,为钦天监完善了蒙气差和躔衰法。

  正是此人,身前摆放了一只小香炉,手持香箸,在焚伽楠香。

  只是钦天监的监正和监副,这会儿正面面相觑,方才两位老修士还很闲情逸致,调侃几句类似官身常欠读书债、焚香闲看苏子词的言语。

  之前陈平安在京城那处客栈的出手,随后宁姚的出剑,动静都很大,但是都不如方才那一刻的异象来得惊世骇俗。ii

  监副小声问道“监正大人,这位隐官,难道是一位深藏不露的飞升境剑修?”

  监正摊开手心,看着那枚崩裂的古老龟壳,喟然长叹道“你这个猜测,似乎还是低了。”

  监副蓦然以掌拍膝盖,“打死不信!绝不合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