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剑来> 第七百零九章 白云送刘十六归山(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七百零九章 白云送刘十六归山(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17k小说网ddxsku笔下文学新笔趣阁雅文小说南派三叔
  

  如此一来,各自为政,山上避世,高人厌世,将相公卿,多有沽名钓誉之辈,假道学排挤

  真圣贤。山上山下,各国各地,一盘散沙。

  只是斐然很好奇周先生的立教称祖,其根本学问宗旨,到底为何。

  如何能够彻底改变这种症结。

  光是妖族与人族以后的共处,就是天大的难题。

  至于周先生的真实身份,斐然有所耳闻。

  周密当然是化名,曾经是浩然天下正儿八经的儒生。

  根据师兄切韵的说法,周先生少年英才,学问极大。

  只是学问始终不被文庙接纳,一次与人论道之后,彻底灰心,这才远游蛮荒天下。

  这位读书人,为儒家文庙建言了一份“太平十二策”。

  第一,为天下读书人制定一部修身篇,大致上书院贤人,君子,圣人,分别对应家、国、天下。

  所有世俗王朝、藩属国的皇帝君主,都必须是书院子弟,非儒生不得担任国主。

  每一位书院山主,都应该是帝王师!

  君子贤人,担任国师。

  无论是三公九卿,还是三省六部,这些中枢重臣,同样都应该是书院弟子。

  每一座庙堂,都要设置一个官职,能够无视宫禁,负责详细记录一国君主、将相公卿的功过得失,作为书院三年大考。

  第二,杀绝浩然天下当下所有上五境妖族修士,地仙妖族一律被驱逐到一洲之地,严加约束。

  一旦有妖族跻身龙门境,必须在这前后,主动向中土文庙、各地书院报备,将“真名”记录在档案。

  这拨妖族修士,跻身金丹后,必须去辅佐各地山水神灵,保证辖境内百年的风调雨顺,主要是打杀作乱的鬼祟精怪,类似“县尉”一职,然后书院按照功绩,判断它们能否获封山魁、水仙,还是继续劳作百年,一旦晋升山魁、水仙,就等于是人间官场上的由浊流转清流,此后升迁之路,与江河水神、山岳府君无异。

  第三,在倒悬山附近,选择三处,作为衔接南婆娑洲、西南扶摇、东南桐叶洲的地盘,例如旧雨龙宗地界。

  然后逐渐屯兵剑气长城,首先将那些剑气长城本土人氏当中的凡俗夫子,不适宜修行之人,全部迁往雨龙宗辖境岛屿。其后抽调北俱芦洲剑修,长期驻守剑气长城。

  所有在浩然天下犯下大罪的修士,都可以在战场上凭借功劳赎命。

  所有山泽野修,都能够凭借战功购买山上丹药、秘籍和重宝。未必需要他们出城厮杀,战时守城头,战后在幕后,以剑气长城作为根本据点,不断向南方打造出一座座城池,逼迫蛮荒天下至少每隔三十年,必须调兵谴将一次。

  剑气长城地理特异,剑修之外的练气士,天然受到压胜,那就栽培出足够数量的纯粹武夫,虽然同样受到大道和纯粹剑意的压制,但是不同于练气士,武夫能够以此砥砺体魄,并且武夫门槛要比练气士低,那么最终剑气长城此地,会是这样一个战争格局:若非剑修,人人武夫。

  剑修和纯粹武夫之外的诸多练气士,更多是辅佐。

  第四,所有仙人境、飞升境大修士,都能够得到额外的自由。

  这些山巅人物,需要付出,但是每次每种付出,都必然可以得到更多的回报。

  文庙承认他们的“高人一等”。

  例如赶赴剑气长城,中土文庙承诺他们无需死战,不会伤及大道根本,只需做些锦上添花的事情,例如战局占优,就扩大优势,战局不利,就以非大炼本命物的法宝,抵御大妖攻伐,或是打造山水阵法,庇护城池、城头和剑修、武夫。

  第五,中土文庙在各洲各国,七十二书院之外,打造出七十二座道术院,

  除了主动勘验修行资质,每年接受各国朝廷的“贡品”,收纳各地的修道种子,

  这拨儒生,治学之外,主修兵家,不是那种纸上谈兵,泛泛而谈,会通学历史上所有

  最终考核所学之地,便是那处硝烟不断的剑气长城。

  第六,将学问繁芜的诸子百家,分为九品,会有抬升、下迁两说,与官场无异。

  不服约束者,逐出九品之列,禁绝学问,销毁一切书籍,一家之老祖师,囚禁在文庙功德林。

  第七,打破山上山下的隔阂,其中一项建议,便是推波助澜,诱之以利,推动山上修士结为神仙道侣。

  第八,排挤释道两教学问,禁绝一切道观寺庙,保证儒家在浩然天下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一家独大。

  第九,重点扶持兵家、商家和术家。

  此外犹有三策,专门详细针对远邻的两座天下,以及远古神灵。

  斐然叹息一声,收起复杂思绪,自言自语道:“归根结底,周先生当年提出这十二策,就是要为中土文庙收权。要让读书人获得更大的自由,为万世开太平。”

  在桃叶渡一处渡口附近,乌篷船与乌篷船相逢。

  斐然皱了皱眉头。那杜含灵竟然不是一人前来。

  元婴修士身边还有个年轻金丹,以及一位身穿公服的城隍爷。

  斐然只是皱眉,而杜含灵与那徒孙邵渊然,以及大泉骑鹤城的城隍爷,则是白日见鬼似的的表情,饶是杜含灵这类枭雄心性的,瞧见了斐然这般青衫背剑、腰悬太平山祖师堂玉牌的熟悉装束,以及那张依稀辨认几分的面容,都要震动不已,杜含灵只觉得莫不真是那无巧不成书,不然怎的会是此人?

  渡口处那边走来两人,大泉藩王刘琮与国公爷高适真,见着了“斐然”,更是差点掉头就走。

  斐然心中了然,笑了起来。

  看来他们都认得隐官大人?而且看样子,早年闹得不太愉快。

  于是斐然微笑道:“山水有重逢,好久不见。”

  ————

  飞过落魄山山头的一朵朵白云,黑衣小姑娘只要见着了,都要使劲挥动金扁担和绿竹杖,与它们打招呼,这就叫待客周到。

  喂喂喂,我是这儿的右护法,哑巴湖的大水怪,我有两个朋友,一个叫裴钱,一个叫暖树,你们晓不得?知不道?

  今天落魄山右护法,带着一直没能升官的骑龙巷左护法,一个蹲着,一个趴着,一起在崖畔等那白云路过。

  骑龙巷左护法,碟儿大的小官,比不得自己比碗大的大官。

  哈,白云苍狗。

  它在大山之中,最怕阮秀,落魄山上,最怕裴钱,但是它很喜欢这个小憨憨。

  它曾经陪着周米粒,一起蹲在龙尾溪陈氏开办的学塾大门口,等那个口口声声说什么“撵鹅打狗最豪杰”的裴钱下课回家,往往一等就是大半天。小姑娘会与它聊很久。绝对不会像那裴钱,有事没事就一把攥住它嘴巴,娴熟一拧,问它咋回事。

  小米粒眼巴巴等着白云做客落魄山。

  么得法子,如今落魄山上,人人远游不回家,好人山主啊,蹿个儿从不打招呼、最要好的朋友裴钱啊,弯腰低头走路看有没有钱捡、却从来捡不到钱的老厨子啊,疯癫颠傻乎乎、挨打挨骂从不生气的大白鹅啊,笑嘻嘻乐呵呵最喜欢看书的大风啊,最像读书人的种老先生啊曹小夫子啊……

  周米粒皱着眉头,越想越伤心,万一等到裴钱回家,裴钱个儿已经有她和暖树姐姐加一起那么高,怎么办?万一哪天山主背着箩筐登山,箩筐里边又站着个陌生的小姑娘怎么办?

  米裕来到小姑娘身边坐下。

  周米粒拍掌大笑,有那白云路过山谷间。

  只是米裕刚坐下,就立即起身,以心声与魏檗言语一番,然后米裕就立即祭出了本命飞剑“霞满天”,同时御剑去往霁色峰祖师堂。

  最终在大门那边,米裕见到了一个读书人,与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

  那个佩剑书生,对米裕微微一笑,瞬间消逝,竟是无声无息,便跨洲远游了。

  他此次远游宝瓶洲,只是为好友稍稍遮掩一番,不然好友御风,动静实在太大。老秀才当初在那扶摇洲露个面,很快就溜之大吉,不知所踪。

  只留下那个高大男子。

  他对米裕说道:“你可以叫我刘十六,刚刚返回浩然天下,来这边上香。见不着先生,就见一见先生的挂像。等会儿我满脸鼻涕眼泪的,你就当没瞧见。”

  米裕无言以对。

  好不容易稳住心神,米裕说道:“祖师堂的钥匙,在暖树丫头那边。”

  那汉子点头道:“那就劳烦剑仙走一趟,我在这儿等着便是。”

  魏檗将那暖树和小米粒一并送来此地。

  俩小姑娘一起朝那魏山君所谓的“山主师兄”,毕恭毕敬作揖行礼。

  瞧见了俩丫头后,汉子便多了些笑容,小师弟果真不坏。

  陈暖树打开祖师堂大门后,只见那魁梧汉子站在大门外,神色肃穆,先正衣襟,再跨过门槛。

  即将御剑跨洲的读书人突然停下身形。

  遇见了那个鬼鬼祟祟的老秀才。

  他问道:“为何不早些现身?”

  老秀才胸有成竹道:“先等那傻大个哭完。”

  读书人瞥了眼天幕。

  老秀才问道:“白兄弟,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不如顺手递几剑?何谓剑仙风流,可不就是那临风慨想斩蛟灵?那些个登门做客不打招呼的远古神灵,不比蛟龙强?更该出剑嘛,先前那萧愻,在桐叶洲出剑,何等惊世骇俗,屁大丫头,就有这份剑意,你白也身高八尺,还手持仙剑,能忍?白兄弟你只管放开手脚!你跟我客气我就跟你急……说句臭不要脸的大实诚话,收拾烂摊子,我在行,不过事先说好,三五剑就差不多了,再多,我也扛不住,你要真觉得不痛快,至多之多七八剑……”

  读书人没搭理老秀才,一闪而逝。

  老秀才跺脚不已。

  随后望向那落魄山。

  遥想当年,白也曾以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 手机版访问 m.81new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