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剑来> 第六百七十一章 不知不觉十五年(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六百七十一章 不知不觉十五年(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17k小说网ddxsku南派三叔新笔趣阁雅文小说81中文网
  

  孩子们又开始练习站桩,白嬷嬷偶尔会帮着骨拧筋转,搭把手,然后那个孩子就开始满地打滚,嗷嗷叫哇哇哭。

  看得原本心境祥和的陈平安,直接变成了幸灾乐祸,挺乐呵。

  只是看到假小子和一个陋巷孩子,先后疼得趴在地上,便又有些心酸。

  白嬷嬷瞥了眼自家姑爷那个方向,神色慈祥,老妪的眼神,略带询问意味。

  陈平安赶紧摆摆手,示意自己就是来这边看看。

  不曾想白嬷嬷却还是笑道:“隐官大人,这里边有人说要与你学拳,嫌弃我的拳法太娘们,不如你来教教看?”

  陈平安刚要婉拒,那个姜匀就双臂环胸,扯开嗓子喊道:“隐官何在?!”

  他娘的小兔崽子,到底谁是隐官大人。

  陈平安看了眼那个坐起身的假小子,默默抬起手,手臂颤抖,擦拭脸上的尘土和汗水。

  白嬷嬷面带微笑。

  陈平安只得快步走到演武场。

  陈平安也没多做什么,就只是说了些六步走桩的拳法心得,简明扼要,几句话的事情。

  姜匀以为刚起了个头,结果那年轻隐官就闭嘴了,孩子忍不住问道:“这就完事啦?”

  陈平安点头道:“拳理本来就不会太多,这跟越薄的书籍,蕴含学问越大,是一个道理。”

  话说一半。

  三教诸子百家的学问,越是宗旨所在,后世越是注经、训诂繁多,最终枝繁叶茂,包罗万象。

  只是与孩子们打交道,讲得越繁琐,反而会让他们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白嬷嬷笑道:“隐官大人,如果不着急返回避暑行宫,刚好今天立桩演练得差不多了,可以教一教这撼山拳的走桩。”

  有外人在,姑爷自然是不能喊了。

  陈平安想了想,在这边逗留半个时辰,肯定没问题,便点头答应下来,笑道:“这走桩,源自撼山拳。”

  那姜匀又插话道:“等会儿,这拳谱名字不霸气啊,撼山?咱们剑气长城,哪个剑修不是一剑下去,就把山给平喽?”

  陈平安微笑道:“那你来教我拳法?”

  姜匀皱眉道:“好好说话,讲点道理!”

  陈平安会心一笑,继续说道:“拳谱名字兴许是真不如何,那我就多说几句。”

  大致讲了些浩然天下的武夫处境,说那些不是高门出身的市井武夫,拳招驳杂,只要能够拳裂砖脚碎石,就已经是很不错的武把式了,所以撼山二字,分量其实半点不轻。言语之中,夹杂了一些陈平安自己的见闻。所以孩子们都听得比较专注入神,当然,能够难得偷个懒儿,不站桩挨打,不枯燥走桩,谁不喜欢。

  讲完之后,陈平安演练了几遍走桩,再帮着孩子们指出一些走桩的瑕疵,一炷香过后,休息期间,陈平安先前讲过了市井江湖,又讲了些九境、十境武夫的武道山巅风光,孩子们爱听这个,反正躲寒行宫就是个牢笼,跑都跑不掉,姜匀曾经撺掇着玉笏街那个小丫头一起跑路,大半夜刚上了墙头,就给那凶神恶煞的老婆姨扯了回去,罚他们俩站桩,小姑娘站得晕厥过去,姜匀直接站得睡着了。

  当时姜匀两人罚站的不远处,就有两个自己主动站桩的孩子,只是后者很快被白嬷嬷赶回去休息。

  练拳忌个死字。

  穷学文富习武,习武就得有明师领路,打熬筋骨更是耗钱,不然太容易走岔路,练拳反而只会伤身,消磨人之元气。拳意未上身,反而好像练出个鬼上身,就是许多拜师无门的武夫最大苦楚。

  陈平安掐准时辰,告辞离去。

  白嬷嬷继续为孩子们教拳。

  姜匀小声嘀咕道:“真见了面,失望得很啊。”

  白嬷嬷笑道:“等你哪天自认有资格与隐官问拳,你就会知道什么叫绝望了。”

  姜匀摇头道:“算了吧,二掌柜鬼精鬼精的,等我境界高了,赶上了二掌柜,我肯定先试探询问一番,只要他答应我的问拳,我就不打了。”

  白嬷嬷摇摇头,姜氏家族挺本分的,怎么养出这么个口无遮拦的小王八蛋。

  姜匀瞥了眼老妪,孩子这会儿觉得更奇怪,自己爷爷当年怎么会喜欢这么个老婆娘?

  陈平安回了趟避暑行宫,然后喊上愁苗剑仙,一起去往倒悬山春幡斋,顺便走了趟梅花园子,酡颜夫人送往避暑行宫的那本册子,不薄,所以陈平安这趟倒悬山之行,多带了两件咫尺物,都是跟晏溟、纳兰彩焕借来的,在空荡荡的梅花园子,愁苗剑仙看着那个两眼放光搬东西的隐官大人,忍不住问道:“你在宁府密库,也是这个德行?”

  陈平安懒得跟他废话。

  这能一样?

  到了春幡斋仔细翻看账本,韦文龙在一旁小声解释里边的某些门道,听得米裕剑仙有些犯困。

  愁苗和林君璧最担心的那个结果,暂时还没有出现。

  八洲渡船依旧畅通无阻,能够顺利赶赴倒悬山。

  来的路上,愁苗提议可以适当抬高出价了,陈平安觉得可行,就与晏溟、纳兰彩焕和邵云岩一起商议此事的细节,一些重要物资价格依旧,不然剑气长城的钱财运转,压力太大,哪怕额外加上春幡斋和梅花园子两座私宅的丰厚家底,依旧远远不够看,但是针对八洲每条渡船的某些次等“闲余”物资,可以适当让利更多,一步一步来。

  回了剑气长城,这是陈平安第一次靠近城池以北的那座海市蜃楼,没有步入其中,只是远观。

  愁苗剑仙抬头看了眼天幕,再以心声说道:“不谈出剑杀力高低,只说事情本质,你能做到老大剑仙那一步吗?”

  陈平安摇头道:“很难做到。”

  剑气长城那边,宁姚这拨剑修率先御剑返回城头。

  人人负伤,叠嶂受伤最重。

  陈清都走出茅屋。

  陈三秋喊了声老祖宗,陈清都嗯了一声。

  仅此而已。

  若是外乡人遇到了喝酒时候的陈三秋,很难想象,这个风流倜傥的年轻酒鬼,若是认祖归宗,正是陈清都。

  能够在城墙上刻下那个“陈”字的老剑仙陈熙,曾经私底下询问老祖陈清都,能否让陈三秋离开,跟随某位儒家圣人,一起去往浩然天下求学。

  陈清都只问了一个问题。

  陈三秋以后姓不姓陈?

  最终陈熙黯然离开城头。

  陈三秋毕恭毕敬告辞一声,然后率先御剑离开。

  陈氏子孙,历来如此。

  有个剑术真正通天的老祖,等于没有,甚至可以说是不如没有。

  董画符晏琢他们也离开,会返回城池修养几天,叠嶂需要养伤更久。

  只剩下宁姚。

  陈平安御剑来到城头。

  陪着宁姚坐在城头上,陈平安双脚轻轻晃荡。

  宁姚问道:“这一年多时间,一直待在避暑行宫,是藏着心事,不敢见我?”

  陈平安欲言又止。

  宁姚说道:“除了你喜欢别人了,没什么不能说的。”

  陈平安哑然失笑,沉默片刻,说道:“原本不打算说,但是突然发现,自己觉得如何如何是最好的,可能结果往往就是最糟糕的。毕竟两个相互喜欢的人在一起,就真的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了。所以还是与你说说看。听过之后,可以打人,不许生气。”

  宁姚听完之后,点点头。

  陈平安说了那件事,算是与老大剑仙的一桩约定。

  宁姚没有说话。

  陈平安轻声问道:“不生气?”

  宁姚反问道:“生气有用?”

  陈平安想了想,好像没用。

  只是没敢这么说。

  宁姚挑了挑眉头。

  这不就得了。

  她也没这么讲。

  陈平安脚后跟轻轻磕着墙头。

  与宁姚在一起,以及在这之前,从遇到她,喜欢她,再到走来宁姚身边,跋山涉水,远游四方,练拳什么的,会有点累,但是永远不会心累。

  宁姚问道:“以后再有这样的大心事,就直说,我就算生气,也会让你知道。”

  陈平安轻轻握住她的手,然后两个人就安安静静望向远方。

  陈清都在散步,每次都走得不远,缓缓而行,再原路返回。

  瞥了眼远处那对年轻男女的背影。

  陈清都笑了起来,因为想起了一件极有意思的小事。

  之所以当年初次见面,就对陈平安印象不差,与一切无关。

  与陈平安接连问拳曹慈三场,敢出拳,能认输,没关系。

  与少年孤身一人,一路远游到剑气长城,为心爱姑娘送剑,也没关系。

  甚至陈平安与那位前辈的牵连,还是没关系。

  陈清都当年看着那个原本地仙资质、又被打断长生桥的少年,尤其是看着那个少年的眼神、与身上那股朝气的时候,都让陈清都觉得……哭笑不得。

  与很多江湖老人、山上前辈看待陈平安不一样,陈清都兴许是唯一一个看到陈平安毫无暮气、反而朝气勃勃的人。

  当年还是少年的陈平安,似乎整个人都像是在默默询问,并且是那种神采飞扬的问询天地。

  我是不是可以真的可以成为大剑仙,我能不能让自己喜欢的姑娘,喜欢自己并且一直喜欢,我将来能不能保护喜欢的姑娘,我是不是一定不会让某些人失望,我一定能够做到这些,对不对?!

  陈清都觉得这样,很好。

  也难怪那个老秀才离开之前,一直死皮赖脸追问他陈清都,“我这闭关弟子,善不善?羡慕不羡慕?老善了,老羡慕了对不对?唉,可惜羡慕不来啊。我要是陈老哥你啊,早他娘的给我迎面一拳了,不然难消心头嫉恨!”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