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剑来> 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河之畔遇陆地蛟龙(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河之畔遇陆地蛟龙(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17k小说网ddxsku南派三叔新笔趣阁雅文小说81中文网
  

  陈平安说道:“表象一说,还望齐……刘先生为我解惑,哪怕我心中早有答案,也希望刘先生的答案,能够相互验证契合。”

  齐景龙点点头,“与其说拳头即理,不如说是顺序之说的先后有别,拳头大,只属于后者,前边还有藏着一个关键真相。”

  陈平安眯起眼,却没有开口说话。

  齐景龙继续正色说道:“真正强大的是……规矩,规则。知道这些,并且能够利用这些。皇帝是不是强者?可为何天下各处皆有国祚绷断、山河覆灭的事情?将相公卿,为何有人善终,有人不得善终?仙家府邸的谱牒仙师,世间豪阀子弟,富贵公孙,是不是强者?一旦你将一条脉络拉长,看一看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他们开宗立派的那个人,祠堂祖谱上的第一个人。是如何成就一番家业事业的。因为这些存在,都不是真正的强大,只是因为规矩和大势而崛起,再以不合规矩而覆灭,如那昙花一现,不得长久,如修道之人不得长生。”

  随后齐景龙将他自己的见解,与两个初次相逢的外人,娓娓道来。

  第一,真正了解规矩,知道规矩的强大与复杂,越多越好,以及条条框框之下……种种疏漏。

  第二,遵守规矩,或者说依附规矩。

  例如愚忠臣子,蠢蠢欲动的藩镇割据武将。

  第三,自己制定规矩,当然也可以破坏规矩。

  第四,维护规矩。

  贩夫走卒,帝王将相,山泽野修,谱牒仙师,鬼魅精怪,莫能例外。

  在这期间,真正强大的规矩,会庇护无数的弱者。当然,这个规矩很复杂,是山上山下、庙堂江湖、市井乡野一起打造而成的。

  故而帝王要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自省,山上修道之人要害怕那个万一,篡位武夫要担心得位不正,江湖人要孜孜不倦追求名望口碑,商贾要去追求一块金字招牌。所以元婴修士要合道,仙人境修士要求真,飞升境修士要让天地大道,点头默许,要让三教圣人由衷不觉得与他们的三教大道相覆冲突,而是为他们让出一条继续登高的道路来。

  隋景澄听得迷糊,不敢随便开口说话,攥紧了行山杖,手心满是汗水。

  她只是偷偷瞥了眼身边青衫斗笠的前辈,他依旧神色自若。

  陈平安问道:“关于三教宗旨,刘先生可有所悟?”

  齐景龙说道:“有一些,还很浅陋。佛家无所执,追求人人手中无屠刀。为何会有小乘大乘之分?就在于世道不太好,自渡远远不够,必须渡人了。道门求清净,若是世间人人能够清净,无欲无求,自然千秋万代,皆是人人无忧虑的太平盛世,可惜道祖道法太高,好是真的好,可惜当民智开化却又未全,聪明人行精明事,越来越多,道法就空了。佛家浩瀚无边,几可覆盖苦海,可惜传法僧人却未必得其正法,道家眼中无外人,哪怕鸡犬升天,又能带走多少?唯有儒家,最是艰难,书上道理交错,虽说大体上如那大树凉荫,可以供人乘凉,可若真要抬头望去,好似处处打架,很容易让人如坠云雾。”

  陈平安点了点头,问道:“如果我没有记错,刘先生并非儒家子弟,那么修行路上,是在追求‘世间万法不拘我’,还是‘随心所欲不逾矩’?”

  齐景龙笑道:“前者难求是一个原因,我自己也不是特别愿意,所以是后者。先生之前曾经‘本心不变道理变’,说得深得我心,人在变,世道在变,连我们老话所讲的“不动如山”,山岳其实也在变。所以先生这句随心所欲,不逾矩。一直是儒家推崇备至的圣人境界,可惜归根结底,那也还是一种有限的自由。反观很多山上修士,尤其是越靠近山巅的,越在孜孜不倦追求绝对的自由。不是我觉得这些人都是坏人。没有这么简单的说法。事实上,能够真正做到绝对自由的人,都是真正的强者。”

  齐景龙感慨道:“这些享受绝对自由的强者,无一例外,都拥有极其坚韧的心智,极其强横的修为,也就是说,修行修力,都已极致。”

  陈平安得到答案后,问了一个当时在隋景澄那边没能问下去的问题,“如果说世道是一张规矩松动、摇晃不已的桌凳,修道之人已经不在桌凳圈子之内,该怎么办?”

  齐景龙毫不犹豫道:“先扶一把,若是有心也有力,那么可以小心翼翼,钉一两颗钉子,或是蹲在一旁,缝缝补补。”

  齐景龙有感而发,望向那条滚滚入海的江河,唏嘘道:“长生不死,肯定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但真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吗?我看未必。”

  不是好人才会讲道理。

  其实坏人也会,甚至会更擅长。

  苍筠湖湖君,为了避战活命,驾驭云海,摆出水淹辖境的架势。

  陈平安投鼠忌器,只能收手。

  这就是湖君的道理。陈平安得听。

  隋景澄在行亭风波当中,赌陈平安会一直尾随他们,一旦身陷绝境,他会出手相救。

  这也是隋景澄在讲她的道理。

  陈平安一样在听。

  行亭之中,老侍郎隋新雨和浑江蛟杨元两个身份截然不同的人,都下意识说了一句大致意思相当的言语。

  隋新雨是说“这里是五陵国地界”,提醒那帮江湖匪人不要胡作非为,这就是在追求规矩的无形庇护。

  而这个规矩,隐含着五陵国皇帝和朝廷的尊严,江湖义气,尤其是无形中还借用了五陵国第一人王钝的拳头。

  在金扉国境内,在峥嵘峰山巅小镇前后,陈平安两次袖手旁观,没有插手,一位剑仙默默看在眼中,等于也认可了陈平安的道理,所以陈平安两次都活了下来。

  在之前的随驾城,火神祠庙的一位金身神祇,明知毫无意义,依然为了能够帮到陈平安丝毫,而选择慷慨赴死。因为陈平安做的事情,就是火神祠觉得有道理,是规矩。

  桐叶宗杜懋拳头大不大?可是当他想要离开桐叶洲,一样需要遵守规矩,或者说钻规矩的漏洞,才可以走到宝瓶洲。

  五陵国江湖人胡新丰拳头小不小?却也在临死之前,讲出了那个祸不及家人的规矩。为何有此说?就在于这是实实在在的五陵国规矩,胡新丰既然会这么说,自然是这个规矩,已经年复一年,庇护了江湖上无数的老幼妇孺。每一个锋芒毕露的江湖新人,为何总是磕磕碰碰,哪怕最终杀出了一条血路,都要更多的代价?因为这是规矩对他们拳头的一种悄然回赠。而这些侥幸登顶的江湖人,迟早有一天,也会变成自动维护既有规矩的老人,变成墨守成规的老江湖。

  前边有一处河畔观景水榭。

  陈平安停下脚步,抱拳说道:“谢刘先生为我解惑。”

  齐景龙微笑道:“也谢陈先生认可此说。”

  陈平安摇头,眼神清澈,诚心诚意道:“许多事情,我想的,终究不如刘先生说得透彻。”

  齐景龙摆摆手,“怎么想,与如何做,依然是两回事。”

  陈平安犹豫了一下,试探性问道:“能不能请你喝酒?”

  齐景龙想了想,无奈摇头道:“我从不喝酒。”

  陈平安有些尴尬。

  隋景澄觉得这一幕,比起两人聊那些高入云海又低在泥泞的言语,更加有趣。

  陈平安一把扯住那人手臂,“没事,喝酒只要有了一次,以后就天地无拘束了嘛。”

  齐景龙为难道:“算了算了,实在不行,陈先生饮酒,我喝茶便可。”

  三人到了那座驳岸突出、架于大河之上的水榭。

  双方对坐在长椅上,江风阵阵,隋景澄手持行山杖,站在水榭外,没有入内。

  齐景龙解释道:“我有个朋友,叫陆拙,是洒扫山庄王钝老前辈的弟子,寄了一封信给我,说我可能与你会聊得来,我便赶来碰碰运气。”

  陈平安摘了斗笠放在一旁,点点头,“你与那位女冠在砥砺山一场架,是怎么打起来的?我觉得你们两个应该投缘,哪怕没有成为朋友,可怎么都不应该有一场生死之战。”

  齐景龙笑道:“误会罢了。她遇到了一拨山下为恶的修道之人,想要杀个干净,我觉得有人罪不至死,就拦阻了一下,然后就有了这么一场砥砺山约战,其实是小事,只不过小事再小,在我跟她之间,都不愿意后退半步,就莫名其妙有了大道之争的雏形,无可奈何。”

  齐景龙问道:“怎么,先生与她是朋友?”

  陈平安点点头,“曾经在在一座福地历练。”

  齐景龙玩笑道:“先生不会为朋友强出头,打我一顿吧?”

  陈平安笑了笑,摇摇头道:“谁说朋友就一定一辈子都在做对事。”

  哪怕是极为敬重的宋雨烧前辈,当年在破败寺庙,不一样也会以“杀了一百山精鬼魅,最多冤枉一位,这都不出剑难道留着祸害”为理由,想要一剑斩杀那头狐魅?

  陈平安当时就出手阻拦了,还挡了宋老前辈一剑。

  至于书简湖的顾璨,就更不用去说了。

  很多的道理,会让人内心安定,但是也会有很多的道理,会让人负重蹒跚。

  所幸文圣老先生不在,但是老先生的顺序学说一直在,事事纷纷乱乱,但是先后、大小和善恶,陈平安心中有尺子可以衡量,可怕如此,依然是跌跌撞撞,踉跄前行罢了。

  水榭之外,又有了下雨的迹象,江面之上雾蒙蒙一片。

  齐景龙说是不喝酒只喝茶,不过是个借口,因为他从无方寸物和咫尺物,故而每次下山,唯有一口本命飞剑相伴而已。

  陈平安见他不愿喝酒,也就觉得是自己的劝酒功夫,火候不够,没有强求人家破例。

  齐景龙望向河面,微笑道:“冥冥细雨来,云雾密难开。”

  陈平安喝着酒,转头望去,“总会雨后天晴的。”

  齐景龙点了点头,只是抬起头,“可是就怕变天啊。”

  陈平安微笑道:“小小水榭,就有两个,说不定加上水榭之外,便是三人,更何况天大地大,怕什么。”

  齐景龙正襟危坐,双手轻轻放在膝盖上,这会儿眼睛一亮,伸出手来,“拿酒来!”

  陈平安丢过去一壶酒,盘腿而坐,笑容灿烂道:“这一壶酒,就当预祝刘先生破境跻身上五境了。”

  “与她在砥砺山一战,收获极大,确实有些希望。”

  齐景龙也学那人盘腿而坐,抿了一口酒,皱眉不已,“果然不喝酒是对的。”

  陈平安笑道:“等你再喝过了几壶酒,还不爱喝,就算我输。”

  齐景龙摇头不已,倒是又喝了两小口。

  陈平安突然问道:“刘先生今年多大?”

  不知为何,见到眼前这位不是儒家子弟的北俱芦洲剑修,就会想起当年藕花福地的南苑国国师种秋,当然那个小巷孩子,曹晴朗。

  曹晴朗毕竟才是当年他最想要带出藕花福地的人。

  齐景龙笑道:“搁在人间市井,就是耄耋之年了。”

  水榭外边的隋景澄咋舌,前辈是与她说过山上神仙大致境界的,这么年轻的半个玉璞境?!

  奇怪也不奇怪。

  因为水榭中的“读书人”,是北俱芦洲的陆地蛟龙,剑修刘景龙。

  一个曾经让天下最强六境武夫杨凝真都近乎绝望的存在。

  陈平安想了想,点头称赞道:“厉害的厉害的。”

  齐景龙脸色古怪,竟是狠狠灌了一口酒,抹嘴笑道:“你一个还不到三十岁家伙,骂人呢?”

  隋景澄好似沦为那头偶然相遇的狐魅妇人,被雷劈了一般,转头望向水榭,呆呆问道:“前辈不是说自己三百岁了吗?”

  陈平安眨了眨眼睛,“我有说过吗?”

  隋景澄绷着脸色,沉声道:“最少两次!”

  陈平安喝了口酒,“这就不太善喽。”

  齐景龙也跟着喝了口酒,看了眼对面的青衫剑客,瞥了眼外边的幂篱女子,他笑呵呵道:“是不太善喽。”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