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汉三觉得自己的这个想法,估计不用等到很久就会有其他人也有类似的行动。
为了尽可能的抓住先机,他准备从今天开始就安排人去筹划蒸汽机车的研究。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明年就可以有样车出来。
……
“宽儿,这蒸汽机车跑在铁轨上面,可是比马车要平稳多了。虽然速度跟马车比起来,快不了太多,但是胜在载重量大,一次性可以容纳大量的人员和货物,着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东西呢。”
看着窗外不断往后飞逝的风景,李世民的心情非常的不错。
虽然在李宽看来,“哐当”、“哐当”的声音其实很吵的,不过在李世民看来已经非常好了。
这年代的马车,虽然已经加装了减震器,但是整体的减震效果跟后世的轿车比起来,还是差的远了。
只不过在此之前的马车实在是太颠簸了,所以加装了减震系统之后,大家都觉得好了很多,就已经非常满意了。
“今天只不过是挂了五节车厢,蒸汽机的功率还是不够。等到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的第二代蒸汽机推出来之后,至少可以挂十节车厢,到时候装载量翻一倍之后,效率就更高了。”
这么点速度,这么点装载量,在李宽眼里真的不算什么。
不过,对于李世民也好,朝中大臣也好,这已经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了。
没看到整个车厢里头,到处都是窃窃私语的大臣。
哪怕是房玄龄这些平时很稳重的大臣,也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唐尚书,一旦这个铁路大规模的开通,以后户部要调拨粮草,可就真的太方便了。不仅一次性可以运输相当于一百辆马车的货物,还可以不惧风雨,快速的运输到目的地。”
房玄龄作为尚书左仆射,自然很关心铁路的实际用途。
而这个年代,不管是各地赋税的缴纳,还是军粮的运输,都还没有脱离实物运输的阶段。
百姓缴纳赋税,也都是直接以粮食来进行缴纳为主。
这个现象,哪怕是到了后世九十年代,都还是这样。
那时候的农村,每到缴纳农业税的时候,整个村子的农民都是早早的将家中的粮食用板车拉着来到粮站,忐忑不安的等待着自家税收的缴纳,生怕对方嫌弃自己的稻子晒的不够干,品相不够好。
因为人家可以不收,让你重新折腾一顿。
不过,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这个情况就消失了。
因为持续了几千年的农业税,终于取消了。
可是在大唐,别说是房玄龄他们,哪怕是李宽也不敢轻易提取消农税。
所以每年各个州县运输农税,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明明从农户手中收了一千斤的粟米,最终缴纳到州府的时候可能就只有九百斤了。
到了户部的时候,,可能更是连八百斤都没有了。
这路途上的损耗,绝对是非常惊人的。
如果使用铁路运输,哪怕只是在主要的州府到长安城之间使用铁路运输,也能大大的降低损耗。
一年下来,这节约的粮食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确实是好啊,日夜不停的奔腾不息,一天就能到达八百里外的地方,简直就是跟八百里加急一样啊。最关键是人家八百里加急那是几乎什么东西都不携带,换马不换人的情况才能达到的。
可是这个蒸汽机,人却是可以在上面舒服的吃喝玩乐,甚至美美的睡上一觉,然后东西就送到了。之前我还觉得铁路修建太费钱了。
现在我突然有点后悔户部在大唐铁路之中占据的股份太少了一点呢。”
唐俭也是有眼光的人。
要不然李世民也不会让他来担任户部尚书。
“听说在大唐股票交易所,大唐铁路的股票价格已经跌到了零点八唐元,户部不少官员还颇有微词,认为自己的投资在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就损失了两成,很不值得呢。”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