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清帝国官场,乃是帝国三朝皇帝的所思所想,只是不断在积蓄力量,却是没有付诸实行。
先帝在位的时候,开始对帝国朝堂的大部分官职进行整改,同时对某些官署得人员进行裁撤,都是最为基本的手段措施。
但是想要靠着这样简单的手段措施达到把帝国朝堂官场肃清的作用,实在是有些难以置信。
等到本朝皇帝陛下继位,通过十几年前的那场战争,借着军神李立青的手,把河北道官场来了整顿。
同时对于山南道和淮南道边境的大部分官场都是来了巨大的清理,毕竟战争总是有着伤亡存在,即便这种办法看起来有些无耻,但是作为帝国的皇帝,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山南道和淮南道作为原来帝国面对岭南道越国和江南道宋国的屏障边境,等到帝国把岭南道和江南道收复之后,便是在那场战争中,刻意造成大部分官员位置的空缺。
至此之后,皇帝陛下便是没有在理会山南道和淮南道的官职空缺问题,没办法,帝国本来就处于冗官制度的顶峰,要是继续安排官员,怕是到时候都没有位置坐。
何况在皇帝陛下眼中,来日的帝国科举召开,都没有足够的位置给那些科举书生担任。
整座朝堂都是老头子,没有新鲜血液,同样是属于极其不现实的事情。
正是有着这种极其具有前瞻性的预料,自先帝时期开始,便对官员制度的问题提出非常严格的管控措施。
以前的帝国当中,丞相府事有资格提拔官员的,但是自从先帝明白科举的重要,更是知晓冗官长此以往的结果。
便是开始把帝国官员提拔的权力自丞相府拉到太常寺,拉到勤政殿里面来。
太常卿仝致远,乃是先帝的帝师,先帝在位的时候非常信任仝致远,知晓他不可能做出那些结党营私的事情。
因而放心大胆把官员提拔的权力放在太常寺,使得丞相府的职权得到最为明显的改变。
当时的那位丞相还想联合御史大夫上书先帝,好在先帝通过分化打压的手段。
直接把那位丞相上书的想法扼杀于萌芽之中,渐渐后面的丞相习惯这种职权不在丞相府。
便是没有谁继续敢上书说要回官员提拔的权力,更是没谁胆敢为丞相府说半句话。
这是对于日后解决冗官制度最是重要的一步,毕竟官员的提拔和降职是帝国最根本的权力,同样是冗官制度解决得核心办法。
先帝在位时期,河北道北军对漠北王庭战事失利,都是先帝出手或者划定奠基的时机。
河北道对漠北王庭战事失利,当时还不是帝国军神的李立青自南军副元帅转任北军元帅。
打退漠北王庭之后,开始对战事失利进行追责,自然而然河北道世家最先遭殃。
李立青在河北道可谓做下了极其重要的贡献,直接把河北道世家大部分在官场的控制权都给打碎,再是由帝国内部安排,使得河北道世家权柄大失。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