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有何法子根治?”
“自然是厘清两册,按册纳赋,按册输役,官府持正,就像大都督在武昌、湖南所做的,届时自然海晏河清”
“可我刚才已经说过,每一朝初立之时多半做到了你刚才所说的,最终还是人亡政息,我说的是根治的法子”
“这……”
这杨柱朝也是精通史籍之人,以前也曾细细探究各朝兴亡之原因,但从来没想过还有什么根治的法子,听了李安国的话便大起胆子问道:“我等愚昧,大都督可有高见?”
李安国淡淡一笑:“本督年才及冠,与卢高、余国柱仿佛,平素也多以战场厮杀为要,能有多大见识?”
“不过本督也略读过一些书籍,记得前唐太宗时期的名臣魏征曾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亚圣也有言‘君为轻民为重’,都乃千载颠扑不破之真理,可惜真正能做到的何其少也!”
“我也没想到什么根治之法,不过本督起于微末,百姓之艰辛困苦自然知晓,我的法子便是真正做到亚圣所言,凡我安国军无论军、政事务,都要以小民、百姓利益为上,想小民之所想,苦小民之所苦,两者相辅相成,唇齿相依,官府一切政令、举措都需站在小民的立场上筹划、实施并形成定例”
“无论一国还是一地,只要得到大多数百姓的拥护、支持,就是想要消亡也很难吧,故此,凡入我安国军辖内的官员还是将领,所思所行,务必以小民利益为上”
“想入我安国军为官,若还是起着少缴几亩田赋以及光宗耀祖、称霸乡里的心思,趁早打住!”
说这话时李安国眼里闪过一丝寒芒,这三人这才想到眼前这人还是指挥千军万马、生杀予夺的一方诸侯,心里不禁一凛。
“话虽这么说,不过小民多半不识字,又不通晓史籍,见识当然比不了读书人,你等若入我军,别的不说,如果循规蹈矩,勤于政事,衣食无忧是不在话下的”
说到这里,李安国又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三人。
“卢高精通税赋、筹算,便去奚鼎铉奚大人那里吧,先挂着户部、工部七品主事的职衔,每月十两酬劳,帮着奚大人打理户部、工部诸务”
“余国柱颇有大局观,又熟知典律,便去周文江周大人那里吧,先挂着兵部、刑部七品主事的职衔,每月十两酬劳,帮着周大人打理兵部、刑部诸务”
“杨柱朝精通史籍,又通筹算,便去谢凤洲谢大人那里吧,先挂着吏部、礼部七品主事的职衔,每月十两酬劳,帮着谢大人打理礼部、吏部诸务”
三人进来前便想到了大都督会给他们官位,没想到竟给了如此大的职衔,大明就算是进士出身,想要仕途通达,也得先在翰林院熬几年再说,而这位大都督竟然不拘一格,一上来便让他们进入实职历练,还是两部的实职!
“谢大都督!职部敢不殚精竭虑以报大都督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