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的都是公立学校,你再去私立学校瞅瞅?”沈隆可是经历过教育制度变革的人,深知道美国人玩得是什么花样,说穿了投入较低的公立学校都是把孩子当猪养,你要是去了哪些高水平的私立学校,那个不比国内严格?
这世界上就没有不劳而获的道理,想要过得比别人好,不努力怎么行?公立学校的穷孩子们一天嘻嘻哈哈,是开心了,可等他们进入社会就要接受毒打了;私立学校的孩子整日辛苦,更早地掌握到了在这个社会立足的根基,再加上他们的家庭背景,日后吊打那些公立学校出来的孩子,不要太轻松啊。
“不吃苦就想过好日子,世上那有这么好的事?除非你想宁宁长大之后只能在社会底层厮混,要不然最好还是送她去私立学校;等将来她该读大学的时候,我要是混出来了,就去找大学校长给她拉关系,要是没混出来就去请马友友给哈佛写推荐信,争取把咱们孩子送到哈佛这一档次的学校去。”美国的学制是初中两年,高中四年,六年时间足够沈隆混出来了。
“啥?美国的大学还能走关系?不是说美国的制度向来很公正,没有走后门这回事儿么?”郭燕傻眼了。
“从法律角度来说的确公正,但法律本身却更多地照顾了资本家的利益;哈佛、斯坦福这些顶级大学可不是公立院校,而是私人院校,董事会都是由资本家构成,他们在选择学生方面肯定会照顾同阶层的利益。”
“你想想看,你要是某家公司的董事长,某个合作公司的老板是哈佛的校董,你想让孩子读哈佛,那还是事儿么?”
“美国大学录取并不是只看成绩,还要经过面试,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更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但这个综合能力该如何评判,就由他们说了算了,你精通马术肯定算综合能力强,可你要是从小和父亲在农场干活,擅长放羊牧马,这肯定不算;什么样的人才有实力让孩子学马术,这该不用说了吧?”
这番话把郭燕听傻了,“这也太黑了吧?”照这样下去,宁宁不是没啥指望读好大学了?这绝对不能忍啊。
“你要是不信,可以去问问马友乘、马友友他们,听听他们怎么说,他俩都是哈佛毕业的,对这些清楚地很。”沈隆耸耸肩。
“好,我去准备准备,请他们来家里吃饭!”为了自家女儿,郭燕连班也没心思上了。
过了两天,马友友姐弟俩带着各自的伴侣来到沈隆家中,还没等郭燕向他俩打听美国教育制度的事情,马友友却先给了他们一个惊喜。
“起明啊,下个月我有个音乐会,我想试着演奏你写的新曲子,不过在美国可不好找擅长葫芦丝、二胡的演奏家,所以我想请二位帮忙,不知道你们方便不?”
这么快就有演出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