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六三一年十月十一,大明崇祯四年辛未,九月十六。广州湾港口的洋面上,无数艘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海船齐聚在珠江口——征讨琼州岛上“髡匪”的军队终于凑齐了。
就在此前数天,被朝廷诏封为“五虎游击将军”的福建水师统领郑芝龙率领他的船队抵达广州,为明军提供渡海作战的交通工具。郑家号称有战舰千艘,虽然略有夸大,几百条海船总还是有的,这时候全部集中到此,但见旌旗招展,桅杆如林,片片白帆,遮天蔽日,着实威风不已。
当时广州府官员还专程前往港口慰问郑家水手,并赐以酒食,广州市民纷纷前往,观者如墙,引为一时盛事。
不过仅仅两天以后,郑家的威风就被另两支外来船队所压制——按照与大明两广总督王尊德约定好的计划,西班牙及荷兰的复仇舰队在从巴达维亚,马尼拉,大员等诸多港口开出后,并未直接开往海南岛去找短毛的晦气,而是先来广州府会齐,打算联合明帝国的船队一起出击。
正如那位德国小伙儿威廉姆在写给安娜的书信中所言,这两家各自出派了将近二十艘远洋船组成舰队,那些可都是大船。而原先停泊在港口的郑家舰队数量虽多,在规模上却很少有能与西洋船相比的。
据说在郑家舰队里其实也有模仿西洋船型制建造的“大发槓”战船,不过此次出战,也许是出于保存实力的考虑,郑芝龙带来的都是些普通沙船广船,传统的中国式样。二百料以上的大福船都没几艘,看起来顿时显得颇为不如了。
一时间,广州府的老百姓再度倾城出动。纷纷涌向港口去观赏西夷大楼船,还有传说中红眉毛绿眼睛的西洋夷人——虽说西方船和西洋人在广州并不稀奇,但那么多大楼船集中在一起出现,那么多的高鼻子夷人一块儿冒出来,听说要出兵为朝廷剿灭叛贼,那还是很有热闹可以看的。
此时的明帝国还不是后世大清,大明的老百姓对于西方人还是很有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大家站在高坡上。看着那些大帆船上忙忙碌碌的外国水手,那种感觉,估计和和后世在动物园里看猩猩的游客是一个样儿……
不过,人看猩猩。猩猩亦看人——在西洋船上的那些水手,此时也都在用差不多同样的目光看待岸上那些无聊人众,以及周围的一切。
“这可真是一个繁荣而富裕的国度啊……”
斜斜依靠在护栏板,西班牙商人迪亚戈.卡特罗斯.曼多萨发出这样的感慨,来到东方的欧洲人大都看过马可波罗那本著名的游记,就算是不识字的乡巴佬,好歹总听说过“东方遍地是黄金”这句话。
虽然这句话有点夸张,不过东方的富饶依然让这些欧洲人大开眼界,尤其是这个一直对欧洲严密封锁的国家——大明。从这片土地上流出的瓷器。丝绸。还有各种各样精美的工艺品,以及正在逐步成为欧洲人不可或缺之日用品的茶叶和糖,每一件都令人心动万分。如果有谁能够独自垄断与这个东方大国的贸易,相信就是上帝也会嫉妒他的财富吧。
然而与欧洲对东方货品的极度渴望不同,所有物质都能够自给自足的大明却对西方世界根本没什么兴趣。他们虽然开辟了几个贸易口岸。但更多是出于息事宁人,不想惹麻烦的因素。而即使在这些地方,明帝国的官府也依然拒绝同欧洲商人直接贸易,所有货物都要通过中间商转手。平白无故少了一层利润不说,货品的质量也常常受到影响。
不止一个西洋水兵发出了与迪亚戈类似的感慨,此刻他们正处在大明南方最为繁华的一处港口内部,船只虽多,总不能堵塞了航道——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不时有一条条中国帆船满载着货物从他们侧边行驶过去。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