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蓝白社> 山海经想法系列之番外:史上唯一飞升者。(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山海经想法系列之番外:史上唯一飞升者。(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起点文学笔下文学ddxsku南派三叔雅文小说
  

  最早说嫦娥是大羿老婆的人,是东汉一个叫高诱的人,他给《淮南子》作注,加了一笔自己的解读。

  事实上,东汉高诱的年代,‘续弦’的典故应该已经开始用了。

  那时候的人,根据《淮南子》的描述,继而社会上开始流传起嫦娥偷丈夫不死药,这种我之前所说的‘主流理解’。

  所有有了这种想法的高诱,就在上面注解:姮娥,羿妻。

  当当当!就这四个字,影响深远!直接给两大上古人物发了结婚证!

  至此之后,魏晋、唐宋的民间简直乐坏了,呦!爱情故事!还偷丈夫的不死药?这瓜我吃了!

  相关的传说越来越丰富,两人相爱到别离的过程,越来越细节!连第三者是谁,为什么要偷药,都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清晰!有名有姓!台词都丰富多彩,心理活动越来越深刻!

  从此之后,直到今天,所有人都认为嫦娥与大羿是夫妻。

  具体的神话我就不说了,你们都知道的。

  是不是感觉跟女娲伏羲很像?先是俩人好像没关系,然后俩人的故事凑到一起,之后双方结婚,男方为无数光环在身的主角,女方则为附庸,甚至是受到批判的角色。

  所以越往后,羿的传说,越来越丰富了。

  值得一提的是,唐朝人又开始给嫦娥加戏,将嫦娥说成‘月·精’,其实就是月神的意思,别误会。

  另外开始说她不是为了偷药,而是为了保护药不被坏人抢走,而自己吃掉了。结果身不由己,飞向月球。

  但是前面我说了,商朝的《归藏》明确表示,姮娥吃了要准备登月,但还没走,将走之际,找一个叫‘有黄’的人,占卜吉凶,说我此行会如何。

  由此可见,什么身不由己飞升,并没有这事。

  另外绝对不可能是护药,最早的记载,就是‘窃’。唐以前所有关于嫦娥的记载,统统都是‘窃药’,‘窃’是这个故事最最核心的关键词。

  嫦娥经过唐朝短暂地提升地位,之后又继续沦为花瓶。总体上来说,主角是羿,嫦娥是附庸。

  也就是说,反过来,上古五帝时期,如果山海经记载了这件事,那么姮娥应该才是整个故事的中心人物。

  在汉代的墓葬中,有嫦娥奔月图,图中嫦娥人首蛇身,甚至是人首龙身,因为有龙爪般的双腿。

  而她所飞向的月亮,中间画了个蟾蜍。这就跟《归藏》对上了。

  但是,并不是变成了蟾蜍,而是嫦娥去的月球上,本来就有蟾蜍。

  注意,这是文物,反应了汉朝时,他们认为,嫦娥与女娲、西王母一样,都是人首蛇身。

  可是,《淮南子》竟然没有提这个事。

  我思来想去,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淮南子》作者,包括西汉学者,觉得这不重要,就是个故老相传的传说,说姮娥是人首蛇身。

  甚至于,是西汉版本的《山海经》,描述了姮娥是人首蛇身!所以西汉学者们知道这个形象。

  但是为什么人首蛇身,这个形象怎么来的,他们不知道。

  姮娥是个什么人,是祖先吗?不是啊,她发明了啥?偷了西王母的不死药,又不是补天,又不是治水,又不是射日,没什么好歌颂的,所以觉得这没意义,也不是很了解。

  所以只抓重点,将嫦娥的事迹提炼出来,与大羿的故事融合。将偷药这件事,从大羿的视角去讲述,将大羿作为主角。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可以解释,那就是西汉人认为姮娥是常羲,这个说法你们应该也都知道,常羲生十二月,姮娥也是月神,所以说这俩其实是一个人。

  对此,我有很多可以反驳的,但这里写不下,就不扯了。

  总之,言归正传。

  根据姮娥的形象演变,传说演变,地位演变。我们可以逆推得知,在上古时期,或者山海经古老版本中。

  第一,姮娥才是核心人物,甚至于她的地位可能很高,至少不可能是普通人,有一定的能力,否则怎么偷药?只是因为她‘走了’……所以关于姮娥以前的事,没有太多流传,只有窃药奔月这么个事流传下来。

  第二,姮娥跟大羿不是夫妻,甚至压根不认识,顶多知道大羿这个人,也知道西王母那有药,所以就去偷了,偷完之后很久,生米煮成熟饭了,大羿才去找西王母请求不死药。

  两者,实际上没有交集!这一点在《归藏》里就体现出来了,更何谈《山海经》?

  不过可能就是因为大羿求药,得知西王母的药被姮娥偷了,这才知道有这么个人,继而大羿将这件事,流传了下来。

  如果不是大羿流传了这个事,姮娥事件很可能极为隐晦、机密,仅限于在帝与西王母之类的人物之间流传,平民百姓永远不可能知道。

  还记得我说,山海经里有记载,有人偷药,被处死吗?

  有可能就是姮娥偷药成功的事,让不少人有了效仿之心,结果正撞枪口上了。

  第三,姮娥人首蛇身,应该是《山海经》里提到的。只不过西汉之后,关于这段文字失传了。

  第四,姮娥并非吃了药就能飞,那是唐朝时才有的说法。

  而在此之前,只说窃药奔月,姮娥应该有某种渠道登月。这种渠道,可能是必须有不死药才能通过。

  第五……说到这里,我该揭露一个前面我隐瞒的事实了。

  那就是《归藏》里的记载,其实有两个字我改了。

  战国楚墓的竹简中,《归藏》上真实的文字,其实是:“昔者恒我窃毋死之药于西王母,服之以月。将往,而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恒我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没错,不是姮字,也不是娥字!

  商朝易经《归藏》中记载的,是‘恒我’。

  是男是女,不知道!

  如果叫恒我,应该是个男性!

  后世者,因为某种目的,把这个存在定义成了女人。性转之后,便开始认为‘我’其实是‘娥’字的简写。

  于是恒我,变成了恒娥。

  又因为避讳汉文帝刘恒,所以把恒字改成了姮。

  之后更是取同义,而把姮该为了嫦,变成了后世我们所熟知的嫦娥。

  字形变化,可以原先是复杂的字,变少,变简洁。很少有原先是简洁的象形字,后世演化反而复杂了。

  尤其是女子边,几乎不可能简写掉。别的字可以有简写,女子边则不一样,因为上古重要的姓氏,都有‘女’。

  ‘姬’会简写成‘臣’吗?‘姒’会简写成‘以’吗?

  很早就有娥字,这个字是常用字,娥皇女英,从没见过写成我皇女英的。

  还有,‘我’字与‘娥’字的甲骨文,都有挖掘出来的文物为证,两个字的甲骨文,其实差别很大……女是个绝对不能少掉的偏旁。

  当然,万事不绝对,可能就是简写,我也不是权威。

  但我这里,姑且认为,《归藏》这么写,那么更古的《山海经》更是这么写。

  那么,‘恒我’是什么意思呢?甲骨文中,‘我’字是执戈之人的象形,也就是王族、贵族的意思。

  娥的甲骨文,则是王族女子,贵族女子的意思。

  恒,则是象形月亮渐趋盈满的样子。代表长久、永久、持久的意思。

  从意思理解,恒在前面,做动用,就是‘使我永恒’的意思!

  ‘我’是王族,那可以引申意义为‘使我永恒王族’!

  结合‘昔者恒我窃毋死之药于西王母,服之以月’的故事内核。

  偷药的,可能真的就叫‘恒我’,没有特殊意义。

  如果有特殊意义,那意味着,他其实是个‘无名氏’。

  性别不详,事迹不详,名字不详。但是‘恒我’,是个上古时期,每个贵族都想做到的梦想。

  吃不死药,登月,入蟾蜍,恒我!

  这是一套当时流传在各王族之间的半公开的秘密、流程,很多人都想完成的登天之路。

  而这个梦想,正常渠道,就是像羿一样,依靠功、德。

  不正常渠道,就是偷!

  而‘恒我’,就是第一个做到了偷的人。变成了人首蛇身,通过了人类无法通过的渠道验证,从月球进入蟾蜍,离开了。

  这个人到底是谁,世人几乎不知道,甚至可能,西王母自己都不知道!

  是的,不知道是谁偷的,要是知道了,那恒我最后应该失败才是。

  就是因为不知道,所以这个人连个名字都没有,直接就以‘恒我’命名了。

  羿满怀希望地去找西王母,西王母也很尴尬,大意了,万没想到这群愚昧的笨蛋,竟然偷了自己的不死药!

  西王母只能告诉大羿:有人偷了我的药,登月,入蟾蜍,离开了。

  对此羿很绝望,他痛苦沮丧,因为人类短暂的生命,已经不足以让他坚持到下一批药了。

  他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乌有,永远错过了这次机会。

  至此,‘恒我’之事,哄传天下。各地的王啊,神啊都得知了这种事,心说:啥?还能偷?

  可显然,这件事之后,人类再也不可能偷到不死药。

  第一次是侥幸,便不可能有第二次了。

  ‘恒我’之事成了绝唱,以至于它直接用来,特指当年唯一成功的那个人。

  以此登天之路为名,让这个无名氏,拥有了这独一无二的名字。

  传奇!唯一的传奇。

  他的传说一直流传下来,然而到了已经遗忘上古之事的时代,世人只觉得奇怪:这是什么鬼传说?偷药?奔月?后续呢?意义呢?教育了什么道理?贪婪吗?

  所以这个传说,一直不受重视,只是作为一个成仙的例子。

  古之先民,凡有事迹传颂至今,必有德行!

  就算是反派,也得有个正派被其衬托啊。

  ‘恒我窃药奔月’,作为一个单独的传说,流传到了周朝,终于被人利用上了。

  开始将他与另一个,与不死药有牵扯的英雄,也即是大羿,进行了融合互动。

  而以此为目的,作为反派,就把他性转成了女人。

  到了后来,老套路,你们结婚吧。

  于是,一个全新的恒我传说出现了,不,应该是大羿的传说,又添一笔。恒我融入其中,成了配角。

  华人的价值观,一直在逐步变化,每到一个朝代,神话就会偏向当时的价值观。

  所以反复丰富,变化,融合后。

  一名传奇逆天飞升者,就这样莫名其妙,性转成女人,嫁给了大羿,搞成了‘英雄美人爱情家庭伦理剧’,还被猪八戒给调·戏了!

  到了这里,你们大概认为,结束了吧?一万三千字了……

  然而并没有,因为还有一个关键人物,你们不应该忽略。

  ‘有黄’!

  我前面说,流传这件事,是大羿请西王母发药,继而得知,并流传出来的。

  这,只是一种可能性。

  该传说可能是别的渠道流传出来的。

  因为《淮南子》以前,没有任何文献记载,大羿找西王母求过不死药。

  正如我所说,大羿是被后人强行拉进来,弥补‘恒我窃药’这个特别没有德行的故事的。借‘恒我窃药’的故事灵感,再强化了一波大羿罢了。

  所以故事本没有大羿,从头到尾都没有大羿!

  《归藏》中的记载,已经明摆着显示出,除了‘恒我’自己以外,‘有黄’是唯一的知情者!

  还记得吗?我前面点出一句:嫦娥找了一名不怕西王母,地位甚至不亚于西王母的人。

  我为何这么说,因为‘恒我’敢把这件事告诉他,并且向他请教:我这么做后,此行奔月会如何?

  这本身就已经说明,‘有黄’这个人很牛逼了。

  ‘有黄’也非常给力,他告诉‘恒我’:“孩子,尽管去吧!你会遇到黑暗,但不要惊不要怕,最终是无限的光明!”

  ‘恒我’很高兴,走了。

  只有心里不虚西王母的人,‘恒我’才能相信他啊。

  当然,也可能‘恒我’,就是‘有黄’的孩子。

  但是这件事,能流传下来,记载在《归藏》,足见‘有黄’的底气了。

  哪怕‘恒我’是个化名,‘有黄’也可能是个假名,但只要没证据,就没事。

  并且很可能,就是‘有黄’教‘恒我’这么做的!

  他告诉了‘恒我’,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去偷不死药,不死药是什么样的,拿到后立刻吃掉,然后从什么渠道奔月……

  这一系列,可能就是‘有黄’以某种身份知道后,偷偷告诉自己孩子的。

  本来世间没有流传这种方法,因为是机密,所以西王母没有防备,继而让‘恒我’侥幸成功了。

  拥有这种底气、这种消息来源,后代又是凡人的人,山海经里不超过五个,甚至更少。

  那么‘有黄’到底是谁呢?

  我猜,就是黄帝。

  首先,‘恒我’事件,肯定是个很早期的事件。太晚的话,不死药人人都知道了,反而不会那么容易成功。

  其次,我说过‘有黄’这个名字,就不是谁都能用的。

  ‘有’是词缀,一般是加在名字的前面。

  而‘黄’,在殷商甲骨文中多次出现,被历代商王,以非常高的规格祭祀,是一个地位很高的祖先。

  殷商《归藏》里的‘有黄’,基本就是黄帝没跑了。

  而黄帝确实也不虚西王母,这在山海经里有所体现。

  黄帝将这事记了下来,大约自己死后,才有人发现了这件事,并陆续传开。

  这是古往今来,所有原始传说中,独此一例,明确记载,吃了不死药升天的成功案例。

  除此之外,山海经里记载的全部都是失败案例。

  传言,黄帝功德圆满后,御龙升天,乘龙离去。

  会不会也在最后,成为人首蛇身了?

  这没有任何证据,我还是当黄帝最后是死了吧。

  但是黄帝虽死,可他却成功,让自己的一名后人,奔向了黑暗无垠的太空。

  没有比月亮、太空中,更‘天色晦芒’了。

  可是漫漫黑暗之路的彼岸,是无限的光明。

  坚持下去、忍耐下去,一只脚也能行走,一只眼也能视物!

  黑夜一定会过去,光明一定会到来。

  这既是唯一逆天飞升者,与他父亲的故事。

  后世称为:“嫦娥奔月!”

  《山海经·沧月伪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人持枚,人首,龙身,名曰恒我,窃毋死之药于西王母,服之以月。将往,占于黄。黄占之曰吉。恒我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山海经·大荒西经》:“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肇山。有人名曰柏子高,柏子高上下于此,至于天。”

  《山海经·海内北经》:“王子夜之尸,两手、两股、胸、首、齿,皆断异处。”

  ……p.s:抱歉。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