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女娲,则恰恰相反……逼格在一路暴跌!
从文献上看,不算山海经,女娲比伏羲早了几百年。
而我们是在聊山海经,根据我前面对于山海经的假设,上古有个原初作者,写了最早的初稿,并且就提了那句女娲之肠的话。
女娲在五帝时期,就是全民信仰,炎黄一系的至高母神。她最初身化万物,母育一切。同时也是古之帝皇,人文始祖。
毕竟绝天地通,所以炎黄一系的信仰一定是始祖。
总之,女娲神格、人格、帝格,一直都是极高的!而且是越早时期,越高!
越晚时期,则反而越低。随着时间越往近现代推移,女娲的逼格也在一步步地下降。
到了秦汉,要亲自炼石去补天了。
这倒也没事,符合她创世神的位格。
可后面,女娲的化身万物之能,被逐步削弱。
先是多了个哥哥伏羲,然后功绩被转移,从女娲制嫁娶,变成了女娲辅佐伏羲制嫁娶……
再后面,还来了个盘古,直接顶掉了她创世神的地位。
而到了宋朝,神格再度骤降,出现了女娲捏土造人的传说……从化万物,彻底沦为造人工具。
到了明朝,还要在小说中被纣王调戏,引出封神。到了现代,更是成为洪荒可攻略的妹子之一了。
可以说,现代人所理解的女娲,并非最早的女娲。
而应该将盘古、伏羲、女娲三位一体合起来,才是周朝乃至更早时的女娲。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可能在于男权社会的建立,让至高的娲皇步步沦落,成为伏羲、盘古这类神的附庸。几千年下来,女娲和伏羲的地位与贡献,发生了偏移,大概是男尊女卑导致的结果。
至此,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伏羲女娲。
女娲化生万物,伏羲始作易经。这就是两者的原始设定,并且两者没有关系,最初的文献都没有提及对方……
以此为基础,再去解读山海经,就显而易见了。
山海经没有皇者,因为皇者是后来人追封的。
山海经也没有伏羲,因为伏羲在五帝时代,并不出名……可能还不如夸父……
山海经里有女娲!虽然没有写、或者被人修掉了她的功劳事迹,经中只提到了‘女娲之肠’,可这也足以说明,女娲在山海经中地位之高了。
女娲之肠化为神十人!
别看就这么貌似没什么营养的冰山一角的记载,实际上仔细一想,这竟然是山海经中,最牛的一次侧面描写。
女娲是山海经中,唯一身体的一小部分,可以化出神的存在。
学术界,公认西王母、黄帝、帝俊为山海经中最强者。可实际上,这三位似乎都比没出场的女娲差远了……
黄帝、帝俊还介绍了世系,西王母还蓬头散发,凶神恶煞。
女娲则什么其他描写都没有,只提了她的肠子,化为神,出现在了广袤的粟麦田中……横道而处……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麦田怪圈……
纯粹是我脑补啊,首先山海经罕见的,没有描述这神的长相,和神的性质或别的什么。只说是女娲之肠。
翻遍山海经,记述者往往都要写明相貌,至少看起来怎么怎么样,有没有操蛇什么的。
女娲之肠没有……完全没有过多的描述,以至于我们这些后来人,都不知道这里在说什么!
所以要么记述者根本没法描述其相貌,要么女娲之肠四个字,就已经描述了,只是我们听不懂。
综上所述,我个人觉得山海经作者,这里其实写的是‘一次特殊现象’。
也只有写非自然形成,一辈子都未必能见一次的现象,才会出现这种状况。
而且记述者,大概并没有亲眼所见,只是道听途说,因此才简单地记了一笔。
没见过,自然也不知道如何详细描述。
根据别人的讲述,他只能写下‘女娲之肠’、‘处粟广之野’、‘横道而处’这样的笔触。
粟广之野的意思,就是极为广袤,庞大的粟米庄稼地。横道而处,就是横在路上的意思。
说实话,我真的很想直接就猜测:这是十艘螺旋飞碟降临了,落到田里,拦在了路上……
但我没有丝毫证据。
我之前的几篇番外就说过,作证的论据,只会用山海经自己的内容,外加现实存在,或科学知识、合理逻辑,来进行论证和推敲。
别的文献只提供思路。
所以外星人,飞碟什么的,提一下就算了,真没证据。
而现实里真实存在的,又能与女娲之肠联系上的……我只能想到麦田怪圈!
首先,‘女娲’是个常识,就像龙、人、鸟、鱼一样,不用解释。
所以女娲是个谁都知道的存在,比如谁都知道,女娲创造万物,来自天上……
继而‘女娲之肠’这四个字,本身就很可能已经在描述某种……在当年,古人们一听就很形象生动的事情。
这么形象生动的话,那么当时降临到广袤的粟米田地里的‘神’,要么长得跟肠子似的,要么在田地里,制造出了犹如‘女娲之肠’般的场面。
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看过麦田怪圈,有很多奇妙的几何图案,扭曲而华丽繁茂,一圈圈的,非常复杂。
麦田怪圈很多人嗤之以鼻,说是人伪造的,实际上这么说的,根本不了解麦田怪圈的可怕。
这里篇幅不够,我只告诉你们:人类已有的技术,造不出真正的麦田怪圈。所有人伪造的,都和真正的麦田怪圈差距极大,就好像小学生的画与顶尖画家的作品一样,天壤云泥!
本质上,那是人类科技根本无法实现的情况,因为麦子没有被压断,它是自然地,被某种电磁力技术整齐地抚平的,并且还可以继续生长。以及麦子收割之后,来年那片麦田依旧会自动长出怪圈的图案,直到两三年后,才会自然消失。
总之,麦田怪圈到底如何形成,我只相信两种说法,一种是高等文明所为,一种是盖亚意识假说——地球生态系统自己的反应。
言归正传,有个怪圈名叫‘生命之花’,这个麦田怪圈非常出名,而且从地面看非常难以名状,我这里放不了图,自己查。
总之这种麦田怪圈,古人若看到了,将其描述为女娲之肠,我觉得可以理解。
因此,山海经记载:“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粟广之野,横道而处。”
这有可能,是因为自古以来,地球上就会偶尔出现麦田怪圈,只不过到了近现代次数增多了。
而有人在上古尧舜禹时期,目击了上古麦田怪圈的形成过程,比如目击者认识来自于‘女娲氏’的十艘小飞行器从天而降,降到粟米田里。
或者目击者没看到谁弄出麦田怪圈,只看到了粟麦自动倒下,原地凭空形成。
于是古人脑补,麦田凭空倒下,形成图案,仿佛盘桓在田地路边的无形之神,此必是女娲化生!
又因为目击者不会飞,不能俯瞰,所以从地面看麦田怪圈,感觉整齐朝着一圈圈曲线伏倒的庄稼,就像是肠子似的,盘桓在路上。
因此名曰:女娲之肠。
也许有些过度解读,但既然解读山海经,那么就将其当做古人真实目击,且认真记录的情况来分析。
综上,我也只能给出这个答案了。
废话了八千字,也才讲完山海经里几乎就没有的……三皇。
虽然山海经原文里几乎没有三皇,但这一篇提出的东西,我后面会用到的。
接下来,就是五帝,五帝篇幅更大。因为山海经完全就是五帝的世界!
下一篇番外先讲颛顼吧,毕竟是黑帝。
我对群帝中,了解最深的也是颛顼。
百度百科有着巨大的错误,真不知道是谁写的,你们千万别被百度百科误导了。
至于是什么,下次再说。
……p.s: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