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志不再废话,一个距离目标四公里、高抛物线的火箭炮发射弹道被确定下来,他收起地图立刻命令朝着新的目标前进!
东欧的森林大部分是长在平原上,寒温带的气候也使得地面的植被基本就是些杂草,部队没有遭遇什么阻力,大家仅用了二十分钟,就抵达了溪流交汇之处。
一切符合杨明志的判断,这是一处土地略显泥泞的、处于森林包围中的小小河畔湿地平原。
杨明志马不停蹄的命令气喘吁吁的战士们:“同志们,现在不是休息的时刻,大家立刻开始搭建发射架!所有的火箭炮也都卸下来,进行最后检查!”
且说这发射架,士兵要安装好它需要五分钟时间,它最关键的部分不是其拼接而成的狭长发射导轨,而是它的扳机系统。
毕竟这火箭炮碍于现实材料的极其匮乏,还是采用的撞针撞击火帽的传统点火方式。因而,火箭炮的火帽都放在其末端,再者两款火箭炮“飞鱼”和“鲶鱼”,尤其是尾端是非常相似的,因而点火系统完全通用!
杨明志在一帮看着战士们搭建两个发射架,他额外命令道:“你们把发射仰角固定在63度,方向南偏东33度。完成调试和,立刻装填一条鲶鱼!”
至少比起大口径的榴弹炮那磨蹭的阵位布置,这火箭炮的发射架布置真是快极了。
仅仅十分钟多一些,一枚火箭炮已经装填在了发射架上。
在四月底的作战,伞兵旅的战士使用了这种火箭炮,并有了丰富的心得。他们将自己的心得教授了其他部队,拉夫连季和他的部下们不仅仅看过这心得,也在训练场实际试射过,因而这些战士绝对初次使用。
两个发射架驾驶完毕,杨明志有亲自拿着指南针,由对发射架进行了微调,如此才确定瞄准了斯拉夫季奇。
但是他还是有些担心,干扰火箭炮精确性的缘由有三个,气动性能、燃料量和地图绘制精度。这种量产型的火箭炮不能保证每一个都装药得当,每一发重量也有些差异,这种微小差异在过长是飞行中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最关键的还是地图问题,假设战前苏联的地质勘探人员绘图精度差,自己的弹道计算就将是错的,火箭炮打出去没人知道会炸到那里。
无论如何,退路已经没有了,杨明志只能硬着头皮上。但战士们不懂他们司令的这层顾虑,一个个盯着发射架上的铁疙瘩,谈笑着这东西能把德国人炸成青烟。
杨明志将跃跃欲试的拉夫连季叫到身边,掐腰说道:“现在你都看到了,我们马上要对斯拉夫季奇进行火力打击。”
“是的,长官!这也是我们第一次以这样的炮火支援前线部队吧!”
“没错!目标只是一座小城市,几炮下去城市要被炸毁一半!我没时间和敌人去打巷战,这次就让他们尝尝我们的最新科技成果吧!只要城市被大部分摧毁,侦察营的困局也就荡然无存,我们在太阳落山前就能完成预定任务!”
说着,杨明志立刻下令:“拉夫连季,你的人准备好十枚火箭炮,我们第一轮打击就出动这么多。剩下的二十枚,也给我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