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汉冠>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厦将倾再出山(2)(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厦将倾再出山(2)(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
  

  广元侯在看什么书呢?

  “看宣皇帝的手记?”

  宣皇帝?

  汝阳郡主司马云愣了一下。

  “宣皇帝手记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郡志来的有趣。”

  “若说是有趣,倒真是不如郡志,但说到有用...”

  王生的眼睛顿时就深忧起来了。

  他可是有很多东西,要想司**学的啊!

  司**熬过三位皇帝,之后才有了司马家的起势。

  这其中的智慧,确实是值得王生好好琢磨琢磨的。

  毕竟对于他来说,学习司**,是非常实用的,从其中掌握的技能,他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便能够用到。

  历史上真实的司**虽算不上是枭雄,但肯定是个聪明人,尤其擅长玩弄权术。

  三国时代是以三家归晋,马氏摘了曹操家的「桃子」告终的。

  司马氏最终能够后来者居上,还真不是光靠阴谋诡计或是心狠手辣就能做到的。司马氏可以半道截胡,其中一半是运气,另一半则是处世的智慧。

  想要了解司**的权谋手段,就要先从司**的出身讲起。

  这也是王生选择看司**手记的原因。

  因为是个人笔记,这写上去的东西,基本上就是他心中所想的。

  司**是大家族出身,司马氏一门居于河内郡温县,属于当地的名门望族。

  论名望、论财富和社会资源,司马氏虽然比不上那些寡头级别的门阀大族,但肯定是比刘备这样地方豪绅之家要强。

  如果做大致的横向对比,这个家族应该和南阳郡的诸葛氏差不多。

  东汉末年的社会形态有-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各个大家族几乎垄断了社会的一切财富和资源。一个大族,其实就相当于-个袖珍的国中之国,尤其是在黄巾起义以后,这些大族普遍都有了私兵,说是一个弱化了点的诸侯国也不为过。

  而同一地域内的各个大族,又会彼此通过联姻交叉持股,最终形成联盟,所以当时就有了颍川士族、南阳士族、河内士族这样的说法。譬如荀或**就是颍川士族的代表,诸葛氏则是南阳大族。

  长坂坡时赵云给自己喝号,说的是「常山***」,要把籍贯带出来,原因就在于他也是士族子弟。

  所以三国时的「国」,和我们通常说的国不是一回事,他们内部的统一程度,其实远不如战国时代变法后的各个诸侯国。

  换句话说,魏蜀吴三国并不像三个独立的国家,而像是三个门阀联盟,不过三个联盟都各有一个龙头老大。

  以司马氏手中的资本,要想独自立起门户是做不到的。所以天下大乱这个变局,对他们家来说也不存在跑马圈地的问题。

  在当时,这个体量的家族要想在乱世中求存,唯一的选择就是带资入股,选择一家加入进去。

  司**23岁那年,曹操就曾经下过征辟令,让他去自己手下做官,结果司**称病,躲了这次征辟,然后就一直闭门不出。

  司**之所以这么干,各种的缘由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一[保留余地」。

  司马氏的势力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

  因为有资源,所以肯定谁都惦记,又因为资源不多,所以这样的家族很难独自把握自己的名义。

  更要命的是,当时河内郡所处的位置,正好夹在曹操和袁绍两派势力之间。

  这种情况下,任何赌博性质的押宝都是不可取的,押对也就罢了,押不对就是全族几百上千条颗人头落地。

  在居于弱势地位的情况下,任何时候你的首要任务,都不是琢磨什么弯道超车谋求发展,而是生存。

  当时,司**的父亲司马防和大哥司马朗都已经在曹操麾下为官效命。

  按照三国时代的游戏规则,司马氏这个时候应该已经算是在曹氏集团入股了。

  此时官渡之战刚刚结束,虽然河北的袁绍已经大败,但袁氏残余势力尚存,未来局势的走向其实依旧存在变数,这里面的风险,是司马家承受不起的。

  在曹操这边,反正已经有司马防、司马朗父子两人,早就完成了入股,曹操怎么也挑不出司马氏的毛病,那么司马家留着一个声望很高的二儿子司**没有为曹操做事,就始终给自己家的未来多保留了一种可能性,这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两边下注。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