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汉冠> 第二百三十二章 郎君有王佐之才(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三十二章 郎君有王佐之才(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南派三叔
  

  高门大族之人都是有傲气,你一个张华,不是高门之后,却妄想与我处在同样的位置,这不是让我脸上无光吗?

  是故荀勖开始下黑手了。

  适逢武帝问张华:“国家大事以后可以寄托给谁?“

  张华回答说:“才德兼备而又与陛下是至亲的,不如齐王司马攸。“

  到了现在,张华也对自己的这番话感到后悔。

  这几乎浪费了他人生中最宝贵的几年时间。

  齐王司马攸是谁?

  晋文帝司马昭次子,晋武帝司马炎同母亲弟。

  而且他还是过继给没有子嗣的司马师的。

  在当时,司马师死后,本来是司马攸继承他的位置的,奈何司马攸的老子是司马昭,老子怎么会在儿子后面。

  所以司马昭做了皇帝。

  照理说,司马昭百年之后,该是把位置给齐王司马攸的。

  结果司马昭自己有私心,将位置给了司马炎。

  好吧。

  司马炎是司马攸的亲哥,这个位置给他就给他了。

  那若是司马炎活得比自己短,那这个位置总该是他司马攸的吧?

  这不仅仅是齐王司马攸的想法,也是当时大多数人的想法。

  可惜...

  司马炎的私心还是与他老子一般的。

  即便是把他屁股下面的位置给白痴儿子,也不会给他这个弟弟的。

  儿子再白痴,也是他的血脉延续。

  弟弟...

  是他老子的延续。

  张华在当时说出那样的话,无疑是刺痛了司马炎的神经。

  荀勖离间张华的阴谋得逞,外调他为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又兼任护乌桓校尉、安北将军。

  奈何张华确实是有本事的人。

  他在任内招抚接纳新归附的人,各族百姓都感念他的恩德,马韩、新弥等依山傍海,远离幽州、历代都不曾归附的二十多个国家,都遣使朝贡。

  当时幽州遥远的少数民族臣服,边疆安宁,粮食连年丰收,兵马强壮。

  凭借自己的能力,张华再次得到了自己的机会。

  朝中议论想要让武帝召张华回京任宰相之职,又想要为他进号仪同三司,却遇到了冯紞的阻挠。

  之所以张华会遇到这个冯紞的阻燃,也是因为张华曾在武帝面前说过冯紞之兄冯恢的坏话。

  冯紞深得武帝宠信,常陪侍在司马炎身旁。

  一次,冯紞与武帝闲谈魏晋的轶事,借机向武帝说:“臣私下认为钟会的谋反是太祖(司马昭)造成的。“

  武帝脸色一变说道:“你这是什么话!“

  冯紞脱冠谢罪说:“臣愚钝瞎说,罪该万死!但臣微不足道的意思,还可以再申述。“

  “你还要说什么?“

  “臣认为善于驾车的人一定熟习马力的盛衰,善于为政的人必懂对官吏控制适度,所以子路因好胜被抑制,冉求因退让被任用,汉高祖子弟八个诸侯王都因过于宠信被夷灭,汉光武帝的诸将由于受抑而善终。

  这并非为君的有仁有暴,也不是为臣的有智有愚,而是压低与抬高,给予与夺取的不同造成的。

  钟会才能见识有限,而太祖夸奖太过,赞美他的谋略,宣扬他的名声才略,授以大权,委以重兵,所以让钟会自认为算无遗策,功勋无比,飞扬跋扈,所以造成他谋反叛国的罪。如果太祖善用他的能力,从大的方面控制他,抑制他的权势,用各种规则约束他,那他就无法有叛乱的心思,叛乱的事也不会出现。“

  司马炎认可冯紞的话。

  冯紞叩头说:“陛下既然肯定臣的意见,应该防微杜渐,不要让像钟会之类的人再造成灾祸。“

  “当今还有像钟会那样的人吗?“

  冯紞说:“东方朔有句话:'谈何容易'。《易经》上说'臣不密则失身'。“

  武帝让身旁的人退出去,道:“你尽情说吧!“

  “为陛下谋划的人,大功著于天下,海内的人没有不闻知的,据方镇统辖军马的人,都在陛下该忧虑的行列。“

  武帝沉默不语。

  显然,他是知道冯紞说的这个人,就是张华。

  不久,武帝征召张华为太常,因为太庙屋梁折被免官。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