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要做皇帝> 第四百二十节 军制改革(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百二十节 军制改革(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南派三叔
  ps:看《我要做皇帝》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xiaos惑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与少府令岑迈及内史田叔的会议,一直开到将近中午才散会。

  谈的事情虽然都是些琐事,但对人的精力,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尤其是田叔今年都快八十了,所以,散会以后,他几乎是在宦官的搀扶下,才勉强走出宣室殿。

  刘彻亲自将这位老臣子送到宣室殿的门口,目送着对方消失在远方,刘彻才低头沉吟了一声:“朕得考虑田叔得后继人选了!”

  这个事情,不止刘彻这个皇帝清楚。

  满朝上下的贵族大臣也是心知肚明,私底下,不知道有多少人就等着接过田叔的内史职务了。

  汉室九卿中,油水最肥的,就是内史。

  旁的不说,身为内史,只要轻轻抬抬指头,就能捞到几千万甚至几万万的油水。

  因此,打着内史主意的人,不要太多。

  但,到现在为止,符合刘彻心意的人选,却是一个也无。

  “把朕逼急了,朕就将张汤从新丰调回来,去做内史丞!”刘彻心里想着。

  上次,张汤、汲黯与颜异的新丰令之争,胜出的是张汤。

  毕竟,在当亲民官方面,张汤的优势太大了。

  他是关中本地人,熟悉民情风俗,同时还做过胥吏。更是基层的官宦世家出身,有着大把的人给他出谋划策。

  因此。张汤递上来的文案贴近实际,更操纵性和实用性都非常高。

  与之相比。颜异的奏疏过于强调德治,简单得来说,就是一篇八卦文。

  汲黯倒还好,就是有些迂腐。

  因此,最终的胜利者是张汤。

  按照刘彻本来的计划,张汤起码得在下面呆够三年,才会调他回身边。

  但,假如真的遇到了内史衙门可能瘫痪的风险,刘彻自也不会墨守成规。

  以张汤的资历和官阶。现在,出任内史可能有些勉强,但当个内史丞,却是没有压力的。

  而在汉室,丞、尉一类的副手,架空上司,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只要靠山够硬,长史、司马、主薄一类从臣把堂堂郡守架空了也算不得奇怪!

  譬如历史上,小猪就干过让内朝的尚书和郎中、侍中把整个三公九卿都架空了的事情。甚至,堂堂丞相居然都被变成了一个橡皮擦!

  以刘彻目前的威望,想做出小猪那样的事情,还不太可能。但强拧着内史衙门低头服从,却连话都不用说,只需要赐张汤一道‘便宜行事’的手诏就可以了。

  当然。这样做的话,就破坏游戏规则了。不到万不得已,实在没有棋可以走了。刘彻不会这么干。

  现在,以田叔的健康状况来看,再撑个两三年,应该还是可以的。

  所以,刘彻也就揭过这个。

  “陛下!”一个侍中走过来提醒刘彻:“义都尉与剧都尉来了!”

  刘彻回过神来,吩咐道:“让他们去清凉殿等着!另外,传令下去,朕本次与两位都尉的谈话,不必记录!”

  说完这话,刘彻就走回宣室殿。

  殿中,少府令岑迈依然保持着先前奏对时的模样,恭身静待刘彻的到来。

  “岑公……”刘彻坐回龙座,问道:“少府最近半年以来的支出,请公跟朕做个简要汇报吧!”

  “诺!”岑迈恭身一拜,对于这个事情,他早有准备。

  少府掌握着汉室一半以上的财政收入,以及几乎所有的大型工程、军械制造的项目。两宫的日常支出,也全部是走的少府的账目。

  天子要是不关心这个,那就只能说明,天子是个不负责任的统治者。

  但是,岑迈心里清楚,少府有太多的烂账,太多见不得光的支出。

  所以,什么事情能讲,什么事情不能讲,他心里也有数。

  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岑迈汇报道:“回禀陛下,自陛下登临以来,臣与少府同僚受诏,精诚团结,开挖了‘龙首渠’,此工程至今少府支出了……”

  “长安——萧关轨道马车工程,少府支出了……”

  “陛下赏赐天下孤寡及大臣贵族诸侯,少府奉诏,支出了……”

  刘彻闭着眼睛,听着岑迈报出来的一个个巨大的开支数字,他心里当然知道,这些数字里面,肯定有水分。

  但是,少府积弊日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中关节盘根错节,刘彻目前对此是无能为力的。

  只能用一个‘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圣则无徒’的借口,安慰自己。

  刘彻知道,想动少府的手,斩断那些伸向少府的黑手,起码,得等到东宫太皇太后归天。

  在那之前,少府就是个刺猬,一动就会刺破血肉,虽然不虞有性命危险,但总归要疼上几天,甚至废掉一条胳膊。

  刘彻听完岑迈的汇报,在心里大致估算了一下,他即位半年时间,就花掉了大概十万万钱的少府积蓄。

  在汉室历史上,他算得上是有史以来花钱最快的天子了!

  以目前的速度,刘彻已经成功的做到了,让少府花钱的速度超过他敛财的速度。

  不过,这十万万钱花的值!

  别的不说,就是那龙首渠和轨道马车工程,这两样,没有征发哪怕一个农民,全部是采用分包包工雇佣工人的模式。

  虽然这其中,肯定少不了官商勾结,虚报开支,上下其手。贪墨不亦乐乎。

  但是,最起码。这两个工程就在哪里。

  尤其是龙首渠,现在已经开始向临晋附近的农田灌溉。

  仅此一项。就可造福将近一万户农民,惠及人口将近十万。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