坩埚坯完成后,需要用慢火进行烘干,然后再送到窑里面烧制。马甲一口气制作了整整5个石墨坩埚,烘干后在外表刷了一层防止氧化的釉层,就送进窑里烧制了。
在等待坩埚烧制的时间里,马甲又和手下一帮二把刀设计师们仔细考虑了熔炼炉的设计。计划中的熔炼炉由耐火砖制成,底部设火塘,大小差不多一次能放下6-10个坩埚,采用无烟煤燃烧加热。燃烧产生的废气从烟道进入同样由耐火砖制成的网格状蓄热室,将蓄热室中的耐火砖加热到数百度乃至上千度,然后经由出气管道从烟囱排出。
其实使用石墨坩埚炼钢,完全可以考虑不用建造蓄热室。因为石墨坩埚的特殊xing,很容易使坩埚内部温度在加热时超过1600度的钢熔化温度。不过考虑到降低能耗的要求以及将来可能上马的平炉炼钢项目,马甲在设计时还是将蓄热室考虑了进来。
这种设计需要建甲、乙两个蓄热室。两个蓄热室分别一头连接熔炼炉,用厚砖制成;一头经甲乙两根管道与烟囱直通。在两根管道之间,再砌一根丙管道使甲乙之间互相连通。而丙管道又与水力鼓风机相连,且其与鼓风机连接处装一个阀门,使其可以被人工控制向任意一个管道鼓风。
当新鲜空气由鼓风机向甲管道鼓入时,空气进入熔炼炉助燃,炉内燃烧、反应产生的高温废气进入乙蓄热室,加热蓄热室内的密集网格状耐火砖后,再经乙管道由烟囱排出;当乙蓄热室内的耐火砖温度加热得差不多时,再转换阀门,开始向乙管道鼓入新鲜空气,此时冷空气经乙蓄热室预热后进入熔炼炉助燃,能大大提高炉内温度,然后产生的高温废气再进入甲蓄热室,加热耐火砖后经甲管道由烟囱排出。如此,可以循环往复,使进入炉内的温度经过充分预热,大大提高了熔炼炉的温度,使得熔化钢水成为了可能。
由于这个项目需要大量的耐火砖和普通红砖,于是马甲在执委会进行了大量的游说,重点是向各位委员们描绘了炼出钢后的美妙图景。最后在得到了马乾祖的支持后好容易才在执委会通过。
正在轮窑场施工的建筑队新分出来30人,执委会又另拨了60名瑞士移民,组成了炼钢项目施工队,这支90人的队伍第二天就开进了炼钢车间开工建设。炼钢车间建在大鱼河北岸边,便于利用大鱼河丰富的水力资源。厂房目前还是原始的木结构茅草棚,不过现在条件艰苦,资源要优先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等将来物资没那么紧缺后再想办法改建为钢筋水泥厂房吧。
来自瑞士的皮埃尔铁匠在马甲的要求下,先用简易粘土坩埚,熔炼了一部分废铁,开始打造一些穿越众急需的各类工具,如锯子、斧子、锉刀、箭头、农具、铁钎、勺子、坩埚钳等等。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