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xwxx,最快更新明鹿鼎记最新章节!
韦宝陆陆续续给了皇帝内帑,也就是直接给了朱由校上百万两银子。
但是大明皇帝花销太大。
这点银子早就干干净净了。
不是朱由校个人奢侈,他就玩个木匠活,有好木头就成,花不了几个银子。
主要大明的窟窿太多,到处天灾人祸,作为皇帝,好些时候是忍不住要意思意思的,一个省扔个几万两,很快就没了。
说难听点,皇帝在皇亲国戚面前做人都做不起。
幸亏朱由校除了客巴巴,并不如何迷恋女人,对艳压群芳,甚至排在古代历史艳后地位的皇后张嫣,朱由校也是不怎么亲近的。
否则,走亲戚都走不起,皇帝与外戚往来,肯定都是撒银子出去,随便一个受宠的妃嫔,一年在一个人身上扔几十万两银子都是随随便便扔出去的。
万历皇帝也没有多少宠信的妃嫔,光一个郑贵妃,就能扔出去上千万两,把国库都可以扔空。
所以,朱由校十分担心辽东恶化,明廷经济崩溃。
朱由校不是完全不理朝政,只是烦心的事情太多,能力有限,就懒得管。
但是朱由校愿意和韦宝说话,韦宝不难为他,只帮助他,不像东林党大臣们,只会放屁说风凉话。
所以朱由校喜欢与韦宝沟通。
韦宝与换地沟通也很有分寸,从来不说什么坏消息,更不会告魏忠贤的状。
因为韦宝知道,不管什么渠道与皇帝沟通,都绕不开魏公公。
“皇帝有些着急了,生怕辽东战事不利,爵爷会向朝廷要钱粮,没想到爵爷果然还是讨要钱粮。”吴雪霞掩口娇笑一下。
“我每次给陛下去信,都要钱粮了,明知道他不会给,但也必须得要啊。否则,我不问他们要,他们反而还想问我要钱粮呢。”韦宝笑道:“皇帝感觉辽东有战事其实也挺好的,至少朝廷和魏忠贤就不会总惦记让我上供了。而且总是会拿一点点东西出来的,至少会意思意思。”
作为明朝的第十五位皇帝,朱由校在十六岁的时候就登上宝座,成为九五之尊。
在这把龙椅上,朱由校只坐了七年的时间。在这七年时间里,朱由校并没有在政治上有任何建树,却在自己的木工中获得了成功。
爱好做木工的朱由校,有一手好手艺,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精巧的木器。
在木工上,朱由校早就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当时,朱由校还会吩咐小太监将自己的作品弄到集市上售卖,令人意外的是,他所有的木器都被人用重金买走,可见其木工的卓越。
除了木工,朱由校在木雕、玉雕技术上都非常精湛,在他的手里,各种模型、家具等精巧木器都可以做到栩栩如生。
主要全世界都知道朱由校喜欢木匠活,买木器的又是太监,傻瓜都知道是陛下的亲自作品。
富商巨贾们为了讨好皇帝,自然愿意出重金购买。
再说即便没有被富商巨贾看中,魏忠贤为了讨好皇帝,为了逗皇帝开心,也会指示人偷偷的去将朱由校让太监在集市出售的木器物件买下。
当然,朱由校的手工活可能真的没话说,能称之为艺术品。
朱由校曾做过一个微缩宫殿,只有四尺多高,十分精巧玲珑,堪称大师之作。
朱由校在木工上耗费了太多时间,导致朱由校没有精力再去做一个好皇帝。
在他当政期间,明朝的政治陷入危机之中。
当时的朱由校无心朝政,只想着把自己手上的国事甩给别人做,于是导致王安、魏忠贤等佞臣上位。
这些官宦在朝廷上为非做歹,将朝政搅得一团乱,国家也陷入停滞引起民怨。
朱由校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也和他的童年经历有关。
虽然朱由校是个皇子,但是小时候的他并没有接受过很好的教育,皇爷爷神宗只顾自己快乐,父皇光宗又早早撒手人寰,这导致朱由校根本不知道怎样当好一个皇帝。
因为朱由校的文化程度不高,经常闹出笑话。
有一次,在报告叛乱的奏章中有“追奔逐北“一话,当时的太监读成“逐奔追比“,并且还给朱由校解释这是将士们逃跑的意思。
结果朱由校惩罚了这些打了胜仗的将士,弄得将士军心溃散。
此外,还有一次外国来朝贡,给朱由校带来很多礼物以及奏章。
可是朱由校看不懂,以为这些外国是来谈判的,于是他非常的气愤,当场发作,拂袖离席,搞得在场官员和使臣都一头雾水。
种种原因,都使得朱由校无法成为一个好皇帝,但若他不生在皇室,在民间做一个木匠,或许还会名留青史。
但韦宝并不觉得朱由校在明朝皇帝当中垫底。
至少朱由校挺聪明的,聪明的人顶多是不专心,但有事情做,往往也能做好。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后取名朱兴宗,,母为陈氏。
朱元璋这一朱姓宗族,出自金陵之句容,家住朱家巷,地属通德乡,朱元璋以上几代人都以农业为生。
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史又称其为建文帝。
建文帝下落一直是个迷。
建文帝继位之后,一改洪武时期的紧张气氛,在当时的中国大地吹过一阵清风,他重用黄子澄、方孝孺等文人,对当时的政治实行改革,实行惠民政策,重视农桑。
但明惠帝其人由于性格软弱,也最终在削藩的斗争中为人所逼,遂不知去向。对此,也成为后世史学家们猜测争论的话题。
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次孙,明朝的第二个皇帝。
建文帝因削藩,导致叔父燕王发动“靖难之役”。
建文帝的帝王之旅,四年即告结束,国破人不知所向。
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
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韦宝也说不清楚。
朱棣十一岁就被父亲朱元璋封为燕王,并于二十一岁就藩北京,当时元朝的势力虽然已经被赶到了大草原上,但还具有相当强的军事实力,并不断骚扰明朝的北部边境。
因此京城并不安宁,是作为一个军事重镇而存在的。
朱元璋将朱棣分封在北京,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代替功臣宿将掌握兵权,从而使明朝的政权更加稳固。
可谁知就是这个四皇子,竟利用手中的兵权最终夺取了皇帝的位子,这是当初朱元璋无法预料到了。
朱棣在京期间,在众多忠臣猛将的指导下,迅速成长为了一位合格的军事指挥家,并在对元朝的作战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自己的军事实力得到了加强,在洪武末年已经成为北方最强的一镇诸侯。
朱高炽是成祖朱棣的长子,早在洪武时期,朱高炽就被立为燕王世子,而且由于它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的喜爱。
美中不足的是朱高炽身体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因此对于一生嗜武的成祖来讲,他并不喜欢这个儿子。
靖难之役爆发以后,朱高炽曾与母亲徐氏成功地阻挡了李景隆的50万大军,保住了京城。
这一战役对整个靖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朱高炽在靖难中最耀眼的一笔。
此后由于他身体肥胖,不便随军作战,因此成祖将他留在后方,皇二子朱高煦就走上了前台。
朱高煦与成祖颇有几分相像,而且作战勇猛,在武将中威信很高,在战斗中他曾多次救成祖与危难之际。
成祖朱棣曾许愿说,“你大哥多病,将来皇位必将是你的。”
听了这话,朱高煦的热情更加高涨,在整个靖难中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
靖难成功之后,朱棣登上了皇位,但就立皇太子的问题上又出现了犹豫,朱高炽由于仁爱,儒雅,深得文臣们的拥戴,而且他是太祖皇帝亲自为朱棣选择的燕世子,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