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鹿鼎记> 【0806 监军韦大人阅兵】(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0806 监军韦大人阅兵】(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ddxsku南派三叔起点文学新笔趣阁
  

  如此复杂繁琐的操作,要想做到整齐划一,没有经月累年的训练和严格的纪律肯定是做不到的。

  韦宝自己操作了一遍,又让曹文诏指挥大军操作一轮。

  很多人只看到戚继光十分推崇鸟铳,戚家军后来也确实大量装备了鸟铳。

  戚家军步营有2699人,装备鸟铳1080支,约占40%,却没有看到戚继光为了能让自己的鸟铳兵形成战斗力,费了多大心机。

  戚家军动不动就是斩首的军纪在鸟铳手之上也有体现,而且更严酷。

  演习和实战时不按规定操作鸟铳的斩首,因为以鸟铳操作的复杂程度,胡乱使用完全有可能造成阵脚大乱、炸膛或者打着自己人;乱放枪的斩首,因为弓箭还可以通过乱箭形成覆盖,鸟铳乱放那就纯粹是打空气了。

  更不近情理的可能还是戚继光严令鸟铳手没有上级下令一律不许放枪,哪怕敌人劫寨也一样。

  不听令先放枪的,就是一枪打死两个,也一律斩首示众。

  因为鸟枪远了命中率不佳,近了敌人就冲上来了,必须仔细选择开火时机,以免因为复杂的装弹程序贻误战机。

  所以就这点看,北兵对鸟铳的抗拒心理倒也可以理解,对手又不是法军,只需对付偶尔袭扰边境的蒙古骑兵就可以,要像戚继光这般较真,没几个人愿意也正常。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以及后金威胁的出现,鸟铳在明军中的装备量还是逐渐提升了。

  孙承宗编练的车营,纸面数据是鸟铳256枝,三眼铳1728枝,大小佛朗机256门,各种大炮,大将军、红夷,神飞,灭虏等88门。

  真能练出有战斗力的鸟铳兵的话,鸟铳本身的威力可能都不是最重要的了,单是这支部队的纪律性和士气本身,就是很强的战斗力了。

  瑞士枪阵曾经横扫欧洲少有敌手,碰到西班牙的火绳枪长枪组合却开始屡屡溃败。

  这也是为什么连欠饷的明军边军,都有一定的战斗意志,毕竟常年操练火器和军纪的底子还在。

  三十年战争的西班牙和奥地利方阵部队似乎也有这种情况,虽然欠饷造成士气下降,但依然强于一般部队。

  大明的蓟辽和辽东边军后来被清军收编后领到了军饷,反而能发挥出本应有的实力的缘故。

  明代军队的士气和纪律要求为历代最高,其实也不只是募兵,只不过因为戚继光太有名了让人忽略了一件事,戚继光兵书里所言的纪律和训练并不是他首创,而是来自明代军事体系,戚继光不过是总结转述写成一本兵书罢了。

  抛开明中后期朝政腐败造成军队战斗力下降的东西看,明代对军队纪律,训练的要求的确可称得上历代翘楚,而且成为一定规模的操练体系。

  明代处于冷热兵器交替的时代,相比于冷兵器,热兵器的操作更为繁琐,鸟铳训练步骤繁多。

  即便是明初的铜手铳,也就是火门枪,装填发射也不比鸟铳轻松多少。

  明军《武编》记载的手把铳歌曰:一装枪、二撚线、三装药、四马子、五投至子、六打三锤、七插箭、八行枪、九听号头。哵哵响单摆开、锣响点火、摔钹响收队。步骤一样繁多。

  而且火器兵还要列阵形成轮射,完成火力连续性输出。

  这种持续性火力输出必须得到日常持续不断的训练才能做到。

  因此为了配合火器使用,明代的阵法也更为先进,所需的训练水平更高。

  军队不仅要排成几排走方阵,还需要操作繁琐的火器,不同队列还要穿插前进或后退。

  早一步晚一步,随便一个人不服从整体,几百人的阵列就会乱套,如果是作战时就会更乱。

  荷兰拿骚-迪伦堡伯爵威廉·罗德维克在1594年的一封信里写到:“一个方法,可以让持火绳枪的火枪手和士兵在战斗序列中顺利地持续射击,也很准确。方法如下:第一排一起开火之后,马上行进到队尾。第二排可以上前,也可以在原地,一起开火,然后行至队尾。接着,第三排和后面的排列重复同样的事。这样等最后一排射击完毕,第一排也已经装填完毕。”

  这封信里描述的轮射法及其以后在此基础上诞生的莫里斯方阵和训练被西方军事史学家如帕克等人视为近代军事的开端。

  想出轮射的点子和真正实施其实是两回事。操练极其不易。

  威廉·罗德维克和拿骚的莫里斯兄弟俩就在训练和试验上花费了漫长的时间。

  但是这种队列及其所需的训练在明代其实是司空见惯的。

  曹文诏将一队士兵分为三层,每层士兵之间要“破缝”立定,即为了方便后排士兵前插到前面一排。

  三排士兵可以轮流前出到第一排作战,完成作战还可以退回原来的位置,这就是明军的三叠阵。

  永乐的神机营还执行五层轮射法,并在北征实战对付马哈木中取得战果。

  通常明军还被要求每日一小操,五日一大操,明代的军队已经不再局限在个人武艺弓马刀枪的训练,对阵列的操练才是明军训练的日常。

  夫军士选择既精、行伍既寔、必须严训练之法、振颓靡之风、每营三千、既有将官以统之、仍委各道方面官一员以监之、每五日一大操、一日一小操、大操合一营人马而操之。始之以下营演阵。

  不许仍前儿戏俨如临阵对敌。三令五申。节制凛然。左右进退。战如法不乱。形圆而势不散。少有差错。即当重责。

  兵器与火器相兼、长兵与短兵相搀、卒伍有联属之法、离合有变化之玅耳熟金鼓之声、目识旌旗之色、左右东西、无所不可、此则演习战阵之法也。

  至火器为御虏长技。尤该多备。

  大约预备五层头层打毕即退。再装火药。二层打之。二层打完即退。再装火药。三层打之。四层五层无不皆然。周而复始。火炮不绝。久则演熟。可以破众摧坚矣。

  对明代军队训练的成效最有话语权的其实恰恰是清军,即便是明军惨败的萨尔浒之役,清军仍然记录明军“明兵即退至前夜驻军之壕内,列四方阵,营周围掘壕三层,壕外密布骑兵一层,前列枪炮一排,其马兵后之壕沟外,列三排重枪炮,枪炮手皆下马坐待。其三道壕内,众军皆下马整队以待。”

  这种排兵布阵丝毫不差,三排重枪炮执行轮射。

  大凌河之战虽然明军也败了,但是看一下战斗过程“汗虑若候战车兵至,势必迟误。於是,率两翼骑兵列阵,呐喊冲击。明兵竟岿然不动,从容应战,齐发枪炮,击震天地。铅子如电,矢如雨霰。左翼兵因辟敌炮矢,未从汛地迎敌冲入,亦冲右翼兵而进。”

  明军士兵的表现是“岿然不动,从容应战”,车营火器轮射的效果是“击震天地。铅子如电,矢如雨霰”成功的阻击了八旗左翼的冲击。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