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 110 崇祯帝调回李若琏 时运起汉王再获利(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10 崇祯帝调回李若琏 时运起汉王再获利(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除了被宫女勒脖子,还有寝殿起火、划船落水、雷击坠物。

  敌人的手段太多,令人防不胜防,连皇帝都无可奈何。

  因为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时间一长,总会有破绽。

  皇贵妃和她的三位皇子是怎么死的,崇祯此时已经彻底心知肚明。

  不过按照大明皇帝的传统,死了就死了,没必要再为已经死去的人浪费精神。

  做皇帝,讲究的是现实利益,是唯我独尊,是趋利避害。

  想到这里,崇祯吩咐道:“承恩,让李若琏明天带着他的部下回来吧。还是守卫皇宫要紧,汉王那里,随他去吧。

  另外,催促汉王三日后离京,这是非之地,还是让他先避开一段时间的好。”

  王承恩提醒道:“皇爷,听说骆养性、赵弘祖私下里都有些偏向汉王。若只派赵弘祖随汉王殿下南行,您就不怕若京中生变,汉王殿下因而一去不返?”

  本来一脸忧愁的崇祯,听到王承恩这句话却被逗乐了:“汉王一去不返?他打算去哪里?

  去东南富庶之地?你看看那里都是些什么人,光周延儒的门生故旧便能把朱老四生吞活剥了。

  去西南投奔杨嗣昌?那不公然谋反了吗,这是生嫌杨嗣昌死的慢啊,汉王不会这么蠢的。

  至于去封地汉中,那更不可能。

  汉中是什么地方,四面都是连绵不绝的大山。区区一府之地,兵微将寡、人口稀少、良田有限。

  汉王若真肯现在就去汉中,只能证明他胸无大志、得过且过,也就完全不足为虑了。

  汉王内心想不想夺嫡,朕不确定,但他绝不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

  就算去汉中就藩,他也得捞足了立身之本再去,而不是在没有诏命的情况下,莫名其妙地跑过去。”

  王承恩心悦诚服地点点头,自家皇爷有的时候还是非常精明的。

  崇祯继续说道:“汉王这个人,你别看他有些场合行事很跳脱,但真正涉及到大是大非的时候,他既遵礼法,也守信用,行事倒也无可指摘。

  简单说就是,他小毛病不断,大毛病没有。

  而对待一个亲王,不论是朕,还是满朝文武,都是得过且过。只要不犯大错,没人会去抓着亲王的小毛病不放。

  朱慈炤这个人呐,奸滑的很,难怪陈国用算出他会寿数绵长呢。

  他要是活不久,就没几个人能活得久了。”

  王承恩也笑了:“汉王殿下确实聪明灵秀,有皇贵妃当年的模样。只不过皇贵妃性情内敛、沉默寡言,而汉王殿下就活泼多了。”

  崇祯点点头,便命王承恩去传旨,并亲自去一趟西郊,召回李若琏,顺便看看汉王都在做什么。

  待崇祯回到乾清宫,用过早膳,便来到旁边的弘德殿理政。

  王德化已带人将奏本全部搬到了弘德殿。

  崇祯看到后吃了一惊,今日的奏本至少是平时的七八倍,连忙问道:“这是做什么?”

  王德化回道:“禀皇爷,这里面大部分都是弹劾首辅的,还有部分是弹劾吴昌时、范志完、赵光抃的。

  几乎所有言官都上了书。其他朝臣大部分也都写了奏本。”

  王德化还想补充一句,是昨天皇爷您自己下旨,让文武百官上书议论首辅过失的。

  但王德化还是忍住了,因为太子的事,已经在司礼监掌权的太监们中传开了。所以傻子都知道皇帝心情不好,正想找人撒气呢。

  对于安排两个宫女,夜入太子寝殿爬床的幕后大能,连王德化都佩服的五体投地。这事说着简单,但若没有强大的实力,根本不可能实施成功。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