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何必动怒?全忠尚未征集师旅,进薄关内……但求一使职,朝廷尚可斡旋。”赵氏端来一盅蜜水放在桌案上,劝慰道。
杜让能正在气头上,一把推开铜盅:“社稷亡在我的手上,我何颜见列圣!”
或许不是愤怒。
是惶恐。
军队还可以靠中官们经营,江淮财赋被掠夺就是冷釜底下再抽薪。
他更清楚,等到杨行密、孙儒、时溥等势力覆灭,届时朱全忠根本不必再讨要这个职务。全据江南,地盘都是他的了,不听话的直接杀了,还要朝廷下旨命令十三院么。
风雨飘摇的社稷还保得住么。
杜让能长叹一声,竟捂着脸老泪纵横。国事怎么突然就这样了呢。自己宰执天下十余年,难辞其咎……这宰相,自己还配么?或许真如中官指责朝臣的话:衣冠世家诚有操守,何至于此。
只是一旦鼎革,自己辅政不力,死不足惜,可圣人登基不过三年,又何罪焉。
看得李晔也很不是滋味。
老头的态度很明白了,朱全忠若非要不可,那双方就只能兴兵各凭本事了。但这事需南衙北司达成一致,做好最坏打算。
李晔站起身,吩咐近侍萧冯道:“去请枢密使来会议,如何打发汴使回去复命。”
这事确实很难办。
不从?
朱全忠都不需要武力威胁,光是切断水运就能让你要死不活。须知东南闽、浙、广、海各地不是不进贡,现在是碍于孙儒、杨行密交战,道不通。等战火稍平,还会继续进贡的。昭宗驻跸华州时:天下财货,诸镇献宝,悉汇潼关,车马堵塞。
目前这会淮南乱如麻,但还是有人上贡呢。
比如浙江董昌。
去年遣军士五百人带着辎重绕了很大一圈路来京。总之,这条线获利相当可观,前提是朱全忠不干涉。不然他切断水路,久而久之,东南藩镇还上个毛。回回都绕路,成本谁顶得住?人家也是要过日子的。
……
西市边上,光德里。
汴王使者敬翔携随从、武官入住宣武军进奏院。人叫马嘶,引得附近百姓注意。见到那些雄壮的汴州武官,忍不住一阵议论。别说,真挺骇人,那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气质、目光就跟神策军的饭桶大不一样。若是这些武官充入禁军,浮浪少年们还敢抢东西、打架吗?
敬翔提了把胡床在院门边坐定。
不发一语,进奏官们便心领神会地将桌案笔墨搬了过来。小使、进奏吏、武官以及朝廷有司对接的官吏进进出出,一份份账目、谍报被送到敬翔的视线下过目,一份份公文又被签发取走。
敬翔应答如流,笔墨不顿,不时呵斥几声,下吏噤若寒蝉,场景堪比宫中政事堂。
“如此大事,何不早报?”敬翔指着杨复恭出为河东监军的文书记录,高声斥责进奏官崔诞:“某中官失势,须从速回报,然后定夺重新收买谁人。早就说过的规矩,当耳旁风么!”
面对汴王的心腹,宣武军幕府核心高层,崔诞连吭声解释的勇气都没有。
“北司如今是何人主政?”敬翔又问。
崔诞立刻答道:“枢密使西门重遂,据说其与圣人不谐,视君王为木偶,南衙颇恨之。”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