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某人的规划之中,刘博是按照经管钱粮的方向培养的,因此他才会耐着性子,给他解释这些相关的知识。
刘博很聪明,听了一遍之后,就已经完全听明白,他眼睛一亮,拍手道:“二哥这个这个法子好,这样一来,只要咱们手里有足够多的粮食,越州一地的粮价就永远不会涨起来。”
说到这里,他想了想,嘀咕道:“二哥,你说朝廷怎么就想不出这种好办法?”
“要是朝廷能在各地设这种常平仓,哪里还会有那么多饥荒?咱们上一辈,说不定都不至于上山落草。”
李云沉默了一会儿,微微摇头道:“我在书里看到过,大周开国初年,不少地方都设了常平仓,只是后来时间长了,这个法子便慢慢废弃不用了。”
“为什么?”
刘博挠了挠头,想不明白。
在他看来,常平仓的这个机制非常完美,可以完美的解决灾年粮价暴涨的问题。
“因为…”
李云默默吐出了一口浊气,开口道:“原因有很多,一时半会说不清楚,不过最直接的原因是,我想可能是各地的官员虽然会在丰年收粮入仓,但是欠年却不会平价放粮,反而有可能会官商勾结,高价粜米。”
他看着刘博,颇有些无奈:“这一买一卖之间,就能大捞一笔,那些地方官,碰到穷鬼都恨不能榨上一榨,怎么可能放过这种大赚一笔的好事?”
刘博若有所思,然后也跟着叹了口气。
“经都是好的,被和尚给念歪了。”
李云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你闲下来的时候,也多看看书。”刘博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二哥。”
…………
次日,刘博就带着二十来号人,扮成了一个商队,出去做生意去了。
不过为了掩人耳目,他们车上拉的货物并不都是盐,还带了一些越州本地的特产,运到别的州郡售卖。
刘博离开之后,李云除了偶尔出城看一看城外越州营的情况之外,其他时间大多留在越州城里,处理一些越州城里的事务。
倒不是他专权,实在是杜谦没有在城里,一些事情他不处理,便没有人能够处理。
就这样,一转眼又是几天时间过去,时间来到了显德五年的上元节。
越州城里,又稍稍热闹了起来,一些没有家人遇难的人家,都开始准备灯,开始过今年的上元节了。
哪怕是一些失去了家人的家庭,这个时候很多也都振奋了起来,参与进了这场节日之中。
上元节的晚上,就在越州城一片热闹的时候,有主仆二人冒着寒风,很是狼狈的进了越州城里。
进了越州城之后,仆人来安忍不住埋怨道:“大冬天的,非要出去到县里跑一圈,就不能暖和一点再出去…”
杜谦杜公子回头恶狠狠的看了他一眼,骂道:“暖和一点就春播了!这事不办好,越州的春播怎么搞,那些田,你下去种吗!”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