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第2章 女诸生提剑逼婚,你到底娶不娶?(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章 女诸生提剑逼婚,你到底娶不娶?(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守城官兵不敢怠慢,立即放行。

  随即便见烟尘滚滚扑面,骑者已然不见踪迹!

  此时,苍天凝云,晴空赫然!

  快马一路不停,直至皇宫门下方歇。

  不多时,北方前线的急报,便已经呈现在了朱元璋的龙台之上。

  经过多方查寻,在距离元庭外摸约一百里处他们发现了一处关键证据!

  至此,元大都被攻陷、十万鞑子被尽数屠灭的原因,也总算是浮出了水面。

  朱元璋翻看着手中沉甸甸的令牌,神情凝重。

  令牌周身呈现出铁青色,正面阴刻有铁浮屠的形象,反面则是用小篆阳刻了一个古朴苍劲的“柏”字。

  铁浮屠!

  那支传说中来无影、去无踪的重甲骑兵?

  朱元璋强行按捺住心中的震惊,将目光投降一封朱漆的信笺。

  那是随令牌一同送来的,由徐达亲笔写的信。

  信中,徐达推测这桩事情的背后真凶,有很大几率就是铁浮屠干的。

  在当今世上,能够做到几乎无伤屠灭十万鞑子的,除开他们之外,实在想不到还有谁能做到了。

  朱元璋的表情愈发凝重。

  铁浮屠的威名,当初他在征战四方的时候,也曾听说过。

  许多人都认为铁浮屠乃是天下第一骑兵,从无敌手,也从未有人窥见过真容。

  自打这支军队出现以来,胆敢与之为敌的人,全都被悉数屠尽!

  铁浮屠的实力虽强悍,但每次出动所消耗的粮秣辎重,也是相当夸张的数字。

  甚至,即便是盛唐强汉,也不见得能够长期养得起。

  所以这幕后之人,究竟是谁呢?

  他哪儿来的那么多粮秣辎重,竟然能负担得起铁浮屠的出动?

  一念及此,朱元璋愈发忌惮起来。

  他不敢有半点耽误,立即连夜召集来李善长、刘伯温二人,秘密前往偏殿商议此事。

  二人火速前来,并迅速得知了此事原委。

  他们的脸上,顿时写满了惊诧、震撼。

  过了好一会儿,才总算是接受了这个消息。

  “陛下,铁浮屠有记载的时间,最早记载是在屠灭陈友谅本部时。当时有个伙夫,情急之下跳进了厨房的大水缸里,这才逃过一命。”

  李善长博闻强识,说道。

  “可惜,那伙夫被搭救出来后,看着满城的尸骸,被吓成疯子,整日里咿咿呀呀,根本说不出句完整的话。”

  刘伯温表情凝重:“已经好些年没传出铁浮屠的消息了。但每次出现,他们必定屠城,不接受投降,不留活口,更不留俘虏。”

  “倘若是友军也就罢了,可要是敌人……只怕是世上最为棘手、最难缠的队伍。”

  事情陷入了僵局。

  “依我看,突破口应该还是在这令牌上。”

  李善长目光灼灼,盯着那铁青色的令牌,沉声说道。

  “这个‘柏’字,可有什么说法么?”

  “或许是官职,也有可能是姓氏,甚至还有可能是代指某一地区或者某一首古诗。”

  刘伯温说道。

  “柏,可通伯字。《周礼·春官·大宗伯》有记载,曰‘九命作伯’,是指管领一方的长官。”

  “另外,此字亦可做姓氏使用。传说,人皇伏羲的助手,便是柏芝。他出身于柏皇氏,是东方部族的首领,名为芝,因以柏木为图腾,所以被称之为柏芝。”

  “因勤劳于天下而不居功,造福于百姓而无所欲求,被百姓尊称为柏皇。”

  “所以,这个‘柏’字,也极有可能乃是柏皇后人。”

  “除开这两种可能之外,我曾听闻北地有过一个反抗鞑子的组织,唤名‘陵上柏’,”李善长补充道,“只是这组织存在的时间不长,听闻很快就被鞑子扑杀了。”

  “‘陵上柏’我也曾有所耳闻,取自一首汉朝的五言诗。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倘若是借以此诗铭志,倒也说得通。”

  朱元璋听完二人的推测,缓缓摇了摇头。

  “咱倒是觉得,你们是想得太多了些。”

  “这令牌的作用,不外乎是为了亮明身份,不可能要得那么复杂。”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