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第十七章:开局便是巅峰的下西洋(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十七章:开局便是巅峰的下西洋(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这个太监是谁?你好像很重视他?”

  已经熟悉朱瞻均的老朱,看出了朱瞻均很重视这个太监,好奇的问了一句。

  “一个很有本事的太监,也是名流千古的太监。”

  朱瞻均想到后世对郑和的推崇,对老朱回了一句。

  “哦是吗,快说说。”

  听朱瞻均这么说,老朱来了兴趣。

  朱瞻均与二叔三叔,还有郑和等人,一边往奉天殿走,一边给老爷子讲着郑和的经历,以及下西洋的壮举。

  老爷子听的是微微点头,丝毫没有在意,郑和打破了,他定下的片木不得下海的规定。

  其实这是后世人的误解,来到大明以后,朱瞻均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老朱定下这个规矩,并非是不允许老百姓下海打鱼,不允许经商。

  而是因为海外有很多张士诚的旧部,为了防有人与其串通,出卖大明情报,另外还有倭寇以及走私等一类的事情,老朱才定下了这个规矩。

  这个规矩,主要针对的是走私以及通敌卖倭等行为,从正规官方渠道走的商船,以及地方报备打鱼的行为,是允许的。

  后世也不知道是哪个脑残的家伙,把这句话给曲解了,认为任何人都不得下海。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海边的老百姓就靠海吃饭呢,不让他们下海,他们怎么活?

  老朱对勋贵大臣士族,那叫一个残暴心狠,但他对老百姓那是发自内心的好,绝不可能下这种无脑的命令。

  “是个有胆魄的人,可惜是个太监。”

  听完郑和小时候的遭遇,以及现在的经历,老朱感叹了一声。

  “建立通商,交流众国,是个好举措,如此一来可大开商路,能给朝廷带来数之不尽的金银。”

  “还可将大明国威宣传四海,并且对世界其他国家进行试探监督,一旦发现有对大明有危害的国家,可为将来出兵而做准备,是很好的举措。”

  听到老朱对下西洋的举措高度赞赏,朱瞻均只是笑了笑没做回应。

  在政治目标和国家利益以及历史影响上,郑和下西洋是永乐朝一大壮举。

  然而在百姓民生以及世家大族方面,可能就不是那么好的举措了。

  郑和下西洋确实带来了不少货物,让老爷子狠狠的阔绰了一把。

  可老爷子不懂商业贸易,或者是急需要用钱,把各种珍贵的香料,大批的投入市场,让这些香料的价格急速暴跌。

  甚至后期都发展到,直接拿胡椒给官员顶工资。

  搞得永乐朝的官员们,看着一大堆胡椒发愁。

  卖吧,卖不出去,朝廷售卖下去的到处都是,能买得起的早就买了。那些买不起的,你卖的再便宜,也是他们承受不起的价格。

  永乐朝的官员们,捧着价值不菲的胡椒,结果一家老小差点被活活饿死。

  可见自家这个老爷子,有多么坑人。

  还有在百姓方面,郑和下西洋,几乎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利益。

  胡椒他们买不起,各种珍奇异宝那就更不用想。

  郑和带回来的那些热带水果,老百姓别说吃了,见都没见过。

  像榴莲等一类的东西,别说在永乐大明了,就是在后市很多人看着那价格,都一阵肝颤。

  朱瞻均对郑和下西洋的举措,评价是:意义大于实际。当然,这也只是针对当前行为,而非对后世历史等一些举措的影响。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